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170605
大小:355.2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3
《中秦岭正河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其成矿作用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酰把赁第29卷第l期GEOLOGYOFSHAANXI2011年6月文章编号:1001-6996(2011)01一ool6—07中秦岭正河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其成矿作用分析韩俊民,王力群,张启,汪道东(西jE有色地质勘查局712总队,咸阳712000)摘要:本文讨论了中秦岭正河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结合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构造控矿作用,提出山阳一凤镇深大断裂是矿床的导矿构造,蚀变矿化带受控于次级背斜构造核部的轴面劈理化带。其成矿作用经历了热水沉积一变质变形一构造热液叠加的构造演化过程。认为蚀交岩型金矿主要分布于金银沟至庙沟
2、一带,矿区ll~15线以及31线是寻找石英脉型金矿的有利地段。关键词:金矿床;控矿构造;蚀变矿化带;成矿作用;正河中图分类号:P618.51O.2文献标识码:A正河金矿位于陕西省宁陕县北部。自1995年发现以来,对于矿床的控矿因素、矿体分布规律及其成因等一直争议颇大,矿区找矿潜力不甚明确。2002"--2006年,受国家资源补偿费项目资助,矿区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依据近年来地质工作资料,着重探讨了褶皱与金矿化的关系、含金剪切带的构造性质及其它构造控矿因素,结合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地质认识,这对于
3、正河金矿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成矿地质背景正河金矿床位于中秦岭印支褶皱带凤县一镇安构造地层区北缘。山阳一凤镇断裂分布于矿区北侧,对其两侧的沉积建造、古地理环境及金属成矿具有主要控制作用。矿区出露地层为中上泥盆统古道岭组和星红铺组细碎屑岩一碳酸盐建造,沉积环境为浅海陆棚与碳酸盐台地交互相,变质作用达绿片岩相。金矿赋存于古道岭组下岩段,含矿岩石为黑云钠长石英片岩、二云钠长石英片岩、黑云钠长石英岩、黑云石英片岩等,具类复理石韵律结构。初步研究认为,这套岩石为富钠硅质岩,具热水沉积特征[6J],与金成矿有关。矿区主
4、构造线呈近东西向展布(图1),近EW向构造与NE—NNE向构造相叠加,构成矿区基本构造格局。地层走向100。~110。,以向北陡倾为主。岩石变形强,主要为低序次收稿日期:2O1O—O8—12作者简介:韩俊民.男,47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职硕士研究生,从事地质勘查及管理工作。第l期韩俊民等:中秦岭正河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其成矿作用分析l7圈回囤,囤囤s囡固,四eEj,图1正河金矿区地质简图Fig.1GeologicalsketchmapofZhenghegolddistrict1.钙质黑云石英片岩;2.黑云石英片岩l3
5、.二云石英片岩;4.黑云钠长石英片岩;5.花岗斑岩脉I6.云斜煌斑岩脉;7.石英钠长斑岩脉I8.金矿体f9.含金蚀变带紧闭型褶曲。断裂构造主要有四组(近EW向、NE—NNE向、NW向及SN向),含金矿化带主要赋存于近东西向构造带内。矿区内未见规模较大的岩浆岩体,但各类中生代中酸性岩脉较发育,如花岗细晶岩、石英钠长斑岩、云斜煌斑岩等。矿区已发现七条含金矿化带,产状基本一致,呈北西西向相互平行展布,间距3O~150IT1不等。长度一般5oO~i000IT1,最长3600rfl,一般呈板状、似层状、透镜状,在含金矿化带内已圈定多
6、个金矿体。矿区有两种成矿类型,即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前者赋存于近东西向蚀变矿化带内,规模较大,是正河金矿的主要组成部分。单矿体长100~320IT1,厚0.4"-2.43m,金品位偏低;后者赋存于斜向含金石英脉带内,长15~65m,厚0.5~3m,金品位较高。矿石矿物成分较简单。金属矿物有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钠长石、方解石、黑云母、绿泥石等。矿石类型分为三种,即黄铁矿一石英脉型、多金属硫化物一石英脉型和黄铁矿一蚀变岩型。主要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钠长
7、石化及碳酸盐化。2控矿构造特征2.1山一凤断裂的控矿作用山阳一凤镇断裂是柞水一山阳残留海盆与凤县一镇安裂陷海盆的分界构造,呈NWW向延展,北倾,倾角60。~80。,具有长期复杂的构造演化史,区内常呈现为韧脆性剪切带。海西期它是控制沉积盆地演化的巨型同生断裂,成矿物质沿该断裂以热水喷流方式进入含矿地层。印支一燕山期沿山一凤断裂发生强烈的构造一岩浆活动,为金矿形成创造了不可缺少的热动力条件[“副。正河金矿分布于山一凤断裂南侧1.5~4.0km,为该断裂长期构造活动的影响范围,区内地化异常、矿化带(体)展布方向与其一致,清晰地显
8、示了山一凤断裂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2一褶皱与金矿化.18陕西地质第29卷矿区褶皱构造复杂,主要为黄白沟一冷水沟背斜(11级),属鸡公梁复向斜(I级)北翼的次级褶皱。该背斜两翼总体向北同斜产出,发育各类次级褶曲,不同岩层重复出现,因而地层层序关系不易确定。作者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横穿矿区的地质剖面图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