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139430
大小:1.04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4-01
《路基的力学特点及影响因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路基力学特点及影响因素1第一节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一、路基土的分类依据颗粒组成、土的塑性指数和土质化学成分为4类11种细中粗细中粗粘粒粉粒砂砾(角砾)卵石(小块石)漂石(块石)细粒组粗粒组巨粒组200602050.50.250.07420.002(mm)注:除细粒按照含量超过25%,其余按照大于该粒径的颗粒含量超过50%归类2二、各种土的路用性质(一)巨粒土1.漂石——用作砌筑工程结构物,或破碎后用作混合材集料,不能用于路基填筑2.卵石——用作砌筑工程结构物,或破碎后用作混合材集料,是强度和稳定性都好的路基填料,但是不能用于路基上层填筑(二)粗粒
2、土1.砾类土——是强度和稳定性都好的路基填料,但是不建议用于路基上层填筑;级配和强度等性质优良的砾石或砂砾用作混合材集料(水泥混凝土或贫混凝土等)2.砂类土(1)砂——纯粹的砂是强度和稳定性都好的路基填料,同时也用于其他混合材集料,细砂或粉砂容易产生被动水携带、砂土液化或管涌,不适用于高路堤、沿河路堤和堤坝(2)砂性土——是强度和稳定性都好的优良路基填料(三)细粒土1.粉质土——强度低,干缩,毛细作用强,是不良路基填料2.粘质土——透水性小,干缩湿胀,不适用于水湿状况剧烈变化地区,可用于干旱地区路堤填筑或某些特殊部位,也可以用来与砂土拌合后形成砂性土使用
3、3.有机质土——不宜用作路基填料(四)特殊土——不宜用作路基填料3三、路基土的工程分级(一)分级目的用于工程可行性研究或概、预算编制,工程施工难易程度评价合技术手段运用的依据(二)分级依据凿岩机或人工钻孔1m所需要的时间——较软爆破1m3所需炮眼长度——较坚(三)等级Ⅰ级——松土Ⅱ级——普通土Ⅲ级——硬土Ⅳ级——软石Ⅴ级——次坚石Ⅵ级——坚石4第二节公路自然区划划分(一)地区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的土基和路面材料的变化对路基路面构筑有明显影响(二)我国路面设计方法决定一、区划的目的二、区划的原则和分级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性原则;2.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原则;
4、3.自然气候因素的综合性与主导性相结合(水与温度),综合考虑地表气候的地带性(纬度)和非地带性(海拔高程)。(一)区划的原则(二)区划的分级1.一级区划——按照等温线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土三大地带,然后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七个大区。2.二级区划——在一级区划内,再以潮湿系数为依据,分为六个等级(过湿,中湿,润湿,润干,中干,过干),分为33个二级区18个二级副区。潮湿系数K:降雨量R与年蒸发量Z之比。K=R/Z3.三级区划——按照两种划分依据,一是水热、地理、地貌;二是地表地貌、水文地质,由各省、自治区自行划定。5二、各自然
5、区的特点Ⅰ区——北部多年冻土区北部为连续分布多年冻土,南部为岛状分布多年冻土。筑路时应以保护多年冻土层为原则。Ⅶ区——青藏高寒区该区局部路段有多年冻土,须按保温原则设计;气候寒冷,昼夜气温相差很大,日照时间长,沥青老化很快,路面易遭受冬季雪水渗入而破坏。Ⅱ区——东部温润季冻区该区路面结构突出的问题是防止翻浆和冻胀。Ⅲ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该区特点是黄土对水分的敏感性,干燥土基强度高、稳定性好。在河谷盆地的潮湿路段以及灌区耕地,土基稳定性差,强度低,必须认真处理。Ⅳ区——东南湿热区该区雨量充沛集中,水毁、冲刷、滑坡是道路的主要病害,路面结构应结合排水系统
6、进行设计。该区水稻田多,土基湿软。由于气温高、热季长,要注意黑色面层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防透水性。Ⅴ区——西南潮暖区该区山多,筑路材料丰富,对于水文不良路段,必须采取措施,稳定路基。Ⅵ区——西北干旱区该区大部分地下水位很低,道路冻害较轻。个别地区,如河套灌区,内蒙草原洼地,地下水位高,翻浆严重。丘陵区1.5m以上的深路堑冬季积雪厚,雪水浸入路面造成危害,所以沥青面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透水性,路肩也应作防水处理。6《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7第三节路基干湿类型二、湿度的来源和变迁一、湿度对路基的影响路基的湿度状况变化是影响路基路面结构强度、刚
7、度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尽量使路基平衡湿度(路基上部中心附近趋向稳定平衡的湿度)趋于较干燥或稳定的状态,使路基保持稳定。(一)大气降水——大气降水通过路面,路肩边坡和边沟渗入路基;(二)地面水——边沟的流水、地表泾流水因排水不良,形成积水、渗入路基;(三)地下水——路基下面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浸入路基;(四)毛细水——路基下的地下水,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到路基;(五)水蒸汽凝结水——在土的空隙中流动的水蒸汽,遇冷凝结成水;(六)薄膜移动水——在土的结构中水以薄膜的形成从含水量较高处向较低处流动,或由温度较高处向冻结中心周围流动。(七)水的负温迁移——
8、在负温和毛细作用下由下向上的迁移8渗入路面渗入路肩由路肩由边沟由较高处渗入地下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