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122494
大小:343.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4-01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本章主要内容:效用论概述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变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第一节效用论概述一、欲望与效用1.欲望2.效用:是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或商品组合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3.关于效用的几点说明(1)效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2)效用本身不具有伦理学的意义(3)效用可以为负值(4)同一物品对不同人的效用是不同的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二、效用的两种表示方法1.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度量加总求和。2.序数效用论:效用不能度量,但
2、可比较排序。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1.总效用2.边际效用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商品数量(1)总效用(2)边际效用(3)价格(4)012345670101824283030281086420-2543210某商品的效用表货币的边际效用λ=2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1020301234567TUQTU0246MU1234567MUQ0108(a)(b)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
3、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2)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生理和心理商品的多用途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特点边际效用的大小同人们的欲望强度成正比;边际效用的大小同人们消费的商品数量成反比;边际效用离不开时间因素,是在特定时间内的效用;边际效用是决定商品价值的主观标准。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5.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四、基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2.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只购买两种产品时消费者均衡的条件7/
4、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证明商品1↓、商品2↑商品1↑、商品2↓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商品数量(Q)12345678商品1的边际效用(MU1)1110987654商品2的边际效用(MU2)19171513121086已知P1=2,P2=3,某消费者的收入为40。求消费者均衡。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五、需求曲线的推导商品的需求价格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因此:D↑→MU↓→P↓一种商品的消费者均衡条件: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货币的边际效用λ=2商品数量(1)总效用(2)边际效用(3)价格(4)0123
5、45670101824283030281086420-2543210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1231234567QO54Qd=f(p)P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六、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的差额。第一,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第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较大。POQQ0BP0APd=f(Q)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第二节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1.偏好2.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偏好的完全性:A>B,AB,B>C,A>C偏好的非饱和性:“多多益善”一、关于
6、偏好的假定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1.无差异曲线的定义效用相等(无差异)数量组合不同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商品组合表a表cX1X2X1X2X1X2A201303012050120B306040805590C404550636083D503560507070E603070448060F702780409054表ba:A=B=C=D=E=Fb:A=B=C=D=E=Fc:A=B=C=D=E=Fa
7、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1)无差异曲线正常情况下斜率为负;(2)同一坐标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不相等,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3)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7/22/2021大连交通大学肖旭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含义: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