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筑工地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管理·综述建材与装饰2016年6月建筑工地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何明春(重庆市綦江区建设委员会重庆市綦江区401420)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升降机的主要作用是运载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材料设备,其安全性能与常规载人电梯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如果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对此,本文首先结合三个升降机坠落事故实例,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升降机坠落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以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关键词:建筑工地;升降机;坠落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2、673-0038(2016)23-0220-021引言吊笼防脱绳装置已经失效或者没有安装,由于受到杂物影响,对现如今,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建重被卡在半空中,放松钢丝绳,在此过程中,升降机吊笼的急启筑工地升降机的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升降机坠落事故急停,这就会导致对重释放约束,最终蹬脱钢丝绳。在设计过程依然屡见不鲜,对于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中,对重与导轨架之间以及对重与角钢轨道之间的间隙比较小,此,对建筑工地升降机坠落事故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究具体的预因此,对于对重运行的物体的阻碍比较多,包括
3、升降机本身的附防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墙和导轨角钢间的错位以及建筑剩余钢筋头等等。2建筑工地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的产生原因2.2违规操作引起的事故2013年5月初,某建筑工地安装有一台施工升降机,高度为2.1对重运行受阻引起的事故150m,在施工过程中,升降机右笼发生了严重的对重坠落事故。2012年6月初,在某建筑工地,某一台施工升降机正在逐渐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①升降机右笼对重系统中的对上升,当施工升降机运行至8楼时,右笼突然发现坠落事故。根重块坠落至底笼底架上,钢丝绳被拉断,与对重块下导轮架连接据对现场情况进行勘查发现
4、,右笼对重坠落到地面,在坠落过程螺栓全部剪断,对重系统下方的对重缓冲装置以及底架部分已中砸毁缓冲器和底架,对重钢丝绳发生断裂,另外,右侧吊笼防经发生严重变形。②升降机右笼上方大轮装置的大轮架悬挂在坠安全器出现抱死,吊笼停在7~8楼之间。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对半空中,大轮装置与导轨架顶部连接发生断裂。③右笼上方传动施工现场进行勘查发现,该对重运行侧的导轨架方框角钢位置系统与标准节之间的连接已经发生错位问题,传动架受到损坏。出现了连续的擦伤,对建筑工地工作人员进行询问发现,有较多④升降机左笼上方传动系统两个小齿轮磨损问题比较严重,因建筑钢筋头
5、从该建筑楼顶扫下。此,无法与齿条进行有效啮合。综上所述,技术人员认为,在该吊笼上升,对重下行过程中,!!!!!!!!!!!!!!!!!!!!!!!!!!!!!!!!!!!!!!!!!!!!!!!!ReferencesModels-AnOpportunitytoMaketheBestChoicefromtheVarious[1]Cohen,D.S.2005.Heartofchangefieldguide:ToolsandtacticsforOrganizationalTransformationalTechniques.GSTFJBus
6、Rev,3(3).leadingchangeinyourorganization.Cambridge,MA:HarvardBusiness[9]Kotter,J.P.1995.Leadingchange:Whytransformationeffortsfail.SchoolPress.HarvardBusinessReview73,no.2:59~67.[2]Duck,J.D.1993.Managingchange:Theartofbalancing.Harvard[10]Kotter,J.P.1996.Leadingchange.1
7、sted.Cambridge,MA:HarvardBusinessReview71,no.6:109.BusinessSchoolPress.[3]Gerdsri,N.,Assakul,P.andVatananan,R.2010.Anactivityguideline[11]McDeavitt,J.T.,Wade,K.E.,Smith,R.E.,&Worsowicz,G.2012.fortechnologyroadmappingimplementation.TechnologyAnalysis&Understandingchangem
8、anagement.PM&R,4(2),141-143.StrategicManagement,22(2),pp.229~242.[12]Pollack,J.andPollack,R.2014.UsingKo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