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070470
大小:193.4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对钢材试验方法的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质检·研究n村强麓商2012年02月对钢材试验方法的探讨李芬(中牟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摘要:质量是~切产品合格的保证。对建筑工程来说,建筑材料的质量就是工程质量的保证。作为建筑材料试验检测人员.抓好质量检测就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主要对钢材的试验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关麓词:钢材;试验:取样:步骤引言高科技的发展促使经济腾飞,城市建筑楼房鳞次栉比.但也有的建筑i商为了谋取暴利偷工减材,占用最大的利润空间,建材质量违规,达不到国家的标准要求,监督部门管理疏松.由于建筑材质不达标造成工程质量l低劣,影响着建筑工程
2、质量的有序运转和良性循环。本人从事钢材试验I检测工作多年,以下是以钢材拉伸试验为例对钢材试验方法的分析研究。l拉伸试验概述拉伸试验可测定材料的一系列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强度通常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在
3、承受拉伸载荷时,当载荷不增加而仍继续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现象叫做屈服。产生屈服时的应力,称屈服点或称物理屈服强度,用as(帕)表示。f工程上有许多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通常把材料产生的残余塑性变形为0.2%时的应力值作为屈服强度,称条件屈服极限或条件屈服强度,用a。:表示。材料在断裂前所达到的晟大应力值,称抗
4、拉强度或强度极限,1用口h(帕)表示。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致破坏的能力,l常用的塑性指标是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延伸率又nqt*长率。是指材料}试样受拉伸载荷折断后。总伸长度同原始长度比值的百分数,用8表示。断面收缩率是指材料试样在受拉伸载荷拉断后,断面缩小的面积同原截f面面积比值的百分数,用llJ表示。2钢材拉伸试验条件的分析(1)试验应在10。35℃温度下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温度应在1(23±5)℃。(2)试验机准备。各种类型试验机均可使用。试验机误差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规程,基本满足如下规定:试验机应具备调速指示装置
5、,试验时能;在标准规定的速度范围内灵活调节:试验机应具备记录或显示装置,能满足标准铡定力学性能的要求;试验机应由计量部门定期进行检定,试I验时所使用力的范围应在检定范围内。(3)标距打点机。能准确在试件上打出标准的标距,又不会对试件造成破坏。(4)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很多的液压万能试验机,结合试验检测系{统软件,安装了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有的实验室也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采用电子记录的方式,对试验数据和图形进行自动记录采集。(5)千分尺、游标尺(用来测量钢筋直径)和钢板尺。3试验步骤的分析3.1试样准备拉伸、弯曲试验试样不允许进行车削加工,用2个或一
6、系列等分小冲点打点机或细划标出原始标距,标记不应影响试样断裂,对于脆性试样和小尺寸试样,建议用快干墨水或涂科标出原始标距。如平行长度比原始标距长许多(例如不经机加工试样),可以标出相互重叠的几组原始标记,3.2试样原始横截面的测定光圆钢筋的测量用游标卡尺精确到0.1mm。圆形试样截面直径应在·130"标距的两端及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试样原始横截面积测定的方法准确度应符合《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渤(GBtT228—2002)附录A—B(标准的附录)规定的要求。测量时,建议按照表1选用量具或测量装置,根据测量的试样原始尺寸计
7、算原始横截面积,并至少保留4位有效数字。表1量具或测量装置的分辨横截面尺寸分辨力,不大于0,5—2.0【0,0052.0—10.00.0l!!!:!!:婴3.3试样原始标距的标记和测量比例试样原始标距的计算值,对于短比例试样,应修约到最近5mm的倍数,中间数值向较大一方修约。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1%,测量尺寸的量具应由计量部门定期检定。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计算值修约有效数字,修约的方法应依据《数值修约规则》(GB/I'8170—2008)。3.4试验操作(1)将试件上端固定在试验机上夹具内,调整试验机到零点,装描绘器、纸、笔等(或者打开计算机自
8、动采集系统,准备自动采集试验数据和数据图像)。⑦开动试验机进行拉伸,拉伸速度为: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为IOMP“s;屈服后试验机活动夹头在荷载下移动速度不大于0.5Umm,直至试件拉断(也可以参考标准中规定的试验速率)。(3)测定屈服强度。呈现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相关产品标准应规定测定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或两者。如未具体规定,应测定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或只测定下屈服强度。按照定义采用下列方法测定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若测定屈服强度,在试样平行长度的屈服期问应变速率应在0.00025.0.0025rids之间,并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如不能
9、直接控制这一速率,则应通过调节在屈服开始前的应力将其固定,直至屈服阶段过后。屈服强度的记录方法。图解方法:试验时记录力一延伸曲线或力一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