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pdf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pdf

ID:52059507

大小:255.4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2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pdf_第1页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pdf_第2页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1月■栩目麓裔勘察与测绘【文章编号]1673-0038(2013】02-0185-03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龙香周(贵州建工集团第八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摘要: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高层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并为之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有效的参数资料,笔者主要阐述了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从沉降观测的基本步骤、要求等做了介绍,突出了建(构)沉降观测的重要性。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1引言随着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越来越完善成熟,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因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之间日益凸显的矛盾,超高层建(构)筑物及高层愈

2、来愈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和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相应的沉降参数及可靠的资料,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明显。现行的相关建筑规范要求,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高层建筑物及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连续生产设施基础等都要进行沉降观测。尤其在高层建筑物施工中一般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合理的指导施工工序,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第一手资料,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避免因沉降原因导致结构使用功能被破坏或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2沉降观测程序及步骤2.1建立水准控制网

3、根据现场的环境条件、工程的特点布局设计测量施测方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城市精密导线点(或水准控制点)建立水准控制网。(1)一般要布置3个以上水准点在高层建筑物周围,水准点的间距小于等于100m。(2)无论在场区的什么地方架设仪器都必须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个水准点构成封闭图形,以便检校闭合。(3)各水准点要设在地面沉降、振动区和建筑物开挖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必须与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符合(大于1.5m)。(见表1)2.2设置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要设置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以便能够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与各施工

4、阶段的观测要求符合,特别要考虑到柱饰面施工而掩盖住或被破坏的观测点或装修装表1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每层±3H≤30±530

5、悬殊处,建筑物沉降缝的两侧,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接壤处。2.3确定观测时间和次数2.3.1沉降观测次数建筑施工结构层每增加l~2层观测1次,假如建筑物的增高均匀,则至少在增加荷载的1/4,一半,3/4和完成时各测1次。在整个施工期间的不得进行少于5次的观测。冬期和雨后过后必须补充观测。施工过程中假如有停工,在停工和复工时各应测1次。建筑物完工后,往往第1年观测3-4次,第2年观测2~3次,第3年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2.3.2沉降现测时间根据确定的观测周期及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第一次观测应紧接着观测点稳固。高层建筑物一般有不少于一层地

6、下结构,第一次观测应从基础开始,按设计好的位置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在临时观测点稳固之后,进行第一次观测。随着基础结构的升高,临时观测点移上也随之升高,等到到旋工至标高为零处再按照有关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然后每增加·185·勘察与测绘l嘲目曩商加13年1月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完工。2.4计算沉降量(1)整理检查各次观测记录查无误后,才能计算平差,求出每次各个观测点的高程,从而计算出沉降量。(2)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进行汇总,列统计表。通过绘制每个观测点的下沉曲线,我们能够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把建筑物的沉降状况及时地反映到有关部

7、门,正确地指导施工。表2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每层3H≤30530(H《601060150303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3.1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由于沉降观测精度要求很高,为了达到准确地反映出在不断加荷作用下建(构)筑物的沉降情况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应该在1/10~1/20之间,所以应使用精密水准仪来进行沉降观测,水准尺也应当用受温差及环境变化影响很小的铝合金水准尺。在没有铝合金水准尺的状况下,当使用一般塔尺时要尽可能用第一段标尺。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

8、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具体情况、工程特点采用不同的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