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035867
大小:424.4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1
《生态景观规划实习报告3700.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态景观的疑惑与思考——从杭州西溪湿地水下生态廊道引发的思考本次生态景观规划课程实习主要调查的地方众多,基本上是带着疑问在进行调查,而印象最为深刻、引发思考最多的莫过于杭州西溪湿地的水下生态廊道。思考源于疑惑,疑惑源于前期的了解与现实调查情况的巨大差异。在对诸多差异的分析中,对于什么是“生态景观”、生态景观设计究竟是以景观为目的还是以生态问为目的、该以怎样的标准评价生态景观的优劣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认知。下面将以杭州西溪湿地水下生态廊道为例,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汇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简称西溪湿地),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2、,是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需要肯定的是,杭州西溪湿地无疑是城市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范例,从2003年开始整治恢复其湿地生态环境、重现其1600多年的人文内涵开始,到现如今第三期湿地规划的进行,西溪湿地早已告别了猪舍毗邻、垃圾遍河的样子。从其5%对外开放,95%完全保护的理念中可以反映,西溪湿地以生态保护为主的思路是非常明确的。无论是社会的正面反响,还是实际收获的生态效益,都证明在宏观上,西溪湿地的主旨是明确且明智的,可以说是成功开创了中国生态保护的新模式。水下生态廊道是目前国内最长的一座室外水下生态
3、观光长廊,呈曲尺形在水塘内蜿蜒,总长137米,宽3米,高2.1米,两侧为厚8厘米的亚克力玻璃,其设计更倾向于创造一个供观赏用的景观,旨在展示水下生态景观,并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而问题在于是否真的有必要为了生态展示建立一条水下生态廊道?生态展示等同于生态效益么?生态展示不是生态效益,而是生态保护成果在人们面前的一种反映,其基础和本质仍然是生态效益。因此以生态展示为目的的景观在设计意图上就背离了“生态景观”的原理。生态,不应该只是成为景观的名号或者宣传的口号。生态景观应该是以生态保护为目的,景观是作为实现这个目的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背离这个原则,从景观角度出发
4、创造出来的“生态景观”存在的最直观的问题在于,无法长期保持其生态的面貌。这是因为从景观角度出发,在处理景观和生态问题两者矛盾的时候,必然以景观设计优先,生态居于次要位置,甚至为了景观效益,在生态保护方面做出巨大牺牲,试问如此一来怎能期望长期的生态效益呢?所以说,水下观光廊道从设计意图上就不满足“生态景观”的基本原则,其存在的问题也就比较清晰的显露出来了。在对水下生态廊道的前期调查中了解到,人们对其评价以褒扬为主,基本上是对其景观设计创意的赞赏。作为国内第一条也是最长的一条水下生态廊道,以一种全新的、颠覆传统的观察方式向人们展现水下动植物的生活状态,从设计
5、构思而言确实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是人们出于好奇而阐发的主观评价不足以决定设计的成败,应该结合实际的生态情况,客观地予以评价。图1是前期调查搜集的资料所显示的水下廊道2010年的水体情况,从廊道内部透过玻璃观察,水体透明清澈,整体状况良好,因为水质较好,杂质少,所以水体颜色呈现出水下植物的绿色,也可以反映出水下植物的生长态势;图2是本次调查从同一个角度所拍摄到的情形,反映出来的情况是水体已经变得浑浊,虽然与图1的时间只相隔一年,但是差别已经很大,基本无法看出水下植物的生长状况。图1图2为什么短短一年时间水体状况就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不仅使景观效益大打折扣,
6、可想而知随之引起的生物量的减少也是必然的。图7图3图4图8图5图6图3至图6反映的是水下生态廊道原有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的情况。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浮水、挺水及水下植物层次清晰,类群完整;鱼群既有野生种又有放养的观赏鱼类,品种丰富。从图上时间反映的时间段来看,水下廊道原有的生物量是比较大的。图7图8是本次调查反映的情况,在鱼类方面,只观察到了放养的观赏鱼类,野生物种未曾发现,植物观测较为困难,水下植物由于水质浑浊难以观察,但是从可观察到的底部根系的状况来推测,其数量和类型不是很多。总的来说,水下廊道的生物种类已经明显减少。在较短的时间内,景观的生态面貌发生了巨
7、大的变化,这不能不让人思考,在达成景观效果的同时,到底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这样的代价是否值得。众所周知,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边界是联系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通道和缓冲带,一旦失去这种边界效应,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过程必然受到影响。如果失去了与外界的有机联系,那么生态系统就相当于被孤立了起来,将逐渐丧失重要的生态功能,比如物质和能量的制造,自我净化能力,生物量的更新等。水下生态廊道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鱼缸,将原有的一片池塘围合起来,并将其硬生生的划分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形状。原有的池塘生态系统被分割的支离破碎,虽然内部的水体仍然相互连通,但是已经丧失了自然的形态
8、。最大的问题在于忽视了生态系统的边界效应,8厘米的亚克力玻璃将水下生态廊道与外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