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01878
大小:957.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7-11-17
《煤炭矿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报告附图编制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煤炭矿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报告》附图编制要求本次《主要固体矿产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报告》(简称调查报告)中有关煤炭资源调查的附图,大部分可以参照《矿山资源潜力调查》培训教材之四的要求进行编制。本教材中只反映与煤炭资源特性关系密切的以下5种附图:1.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2.勘查区(井田)地质横剖面图3.勘查区(井田)地质纵剖面图4.岩煤层对比图5.钻孔柱状图对图件的总体要求1.图面布局要合理,比例尺、图幅大小、图例要规范化。2.内容全面、完整、实用。3.精度要高,各种数字要准确。4.图纸美观大方,清晰
2、整洁。5.图名准确、醒目。一、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二、勘探区(井田)地质横剖面图三、地质纵剖面图四、岩煤层对比图五、钻孔柱状图该图是地质报告中主要图件之一,它反映煤层在空间分布和产出特征,是今后合理布置勘查工程、矿山设计、矿山远景规划的必要图件。一、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一)比例尺一般选用1:5000~1:10000两种。(二)内容它包括坐标网、钻孔、断层分布的具体位置和勘探线、煤层底板等高线、井田(勘探区)边界线、氧化带线、老窑及采空区范围、煤层小柱子、特殊的建筑,各块段资源/储量估算所
3、需的各种数据,各级资源/储量估算界线等等。(三)图件编制步骤、方法及参数确定(见图1)1、打好图框和坐标网。2、按已知坐标和比例尺,从矿区(井田)地形地质图中转绘全部钻孔、断层、主要村庄、铁路等所分布的具体位置和矿区(井田)边界以及矿井开采运输大巷、老窑及采空区范围的准确位置。3、联好纵横勘探剖面线编号,并确定出风氧化带范围。4、以见煤点综合评价表为据,标注资源/储量估算时所用的各种数据,如各钻孔煤层底板标高、采用煤厚、煤层成果小表、煤层小柱子、煤层质量等级(分优、合格、不合格三级)。5、以各钻孔煤层底板标高为据
4、,绘制出等高线图(做到“三个一致”)。6、确定断层两盘、铁路、陷落柱等应保留的保安煤柱宽度。(1)断层落差小于50米的,两盘各留30米;大于50米的,两盘各留50米。(2)铁路压煤柱,以地面两旁各留350米为准,并以45度倾角的斜度往下推算出各煤层应保留的宽度。(3)陷落柱以50米为准,圈出保安煤柱的宽度。7、按规范确定各级资源/储量分布范围,即分为探明的(331)、控制的(332)、推断的(333)和预测的(334)四级,但不稳定煤层不参加331和332高级资源/储量估算,而且不同勘查阶段所划分级别要求不同,应
5、按规范执行,如详查估算332、333和334三级。另外,各级别的勘探网度按规范执行。8、确定的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确定(1)全区可采稳定煤层的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为整个含煤范围。(2)不稳定或局部可采煤层应用相邻钻孔一半距离为“0”点边界,再以“0”点边界为起点用插入法确定出最低可采边界位置即圈出资源/储量估算范围。(3)工业指标确定①最低可采厚度:按国家储委颁发的规范规定,最低可采煤厚为0.7~0.8米,不估算暂不能利用储量。②煤层最高灰分为40%,灰分大于40%的见煤点不估算资源/储量(即不估算高灰分劣
6、质煤)。③各煤层的容重采用煤样的化验成果的平均值。④煤厚采用应以块段内各见煤点厚度和邻近见煤点煤厚度平均值为资源/储量估算煤厚。对位于可采边界的块段应适当选取几个最低可采值参与平均。9、块段划分和资源/储量面积计算方法(1)块段划分:对不同级别、不同煤类应分开单独块段进行估算,而且视煤层倾角变化和厚度变化较大之处,也应分开估算。(2)资源/储量估算面积计算方法估算面积应使用计算机或求积仪直接在图上获得,但视煤层倾角大小不同应分为:平面视面积(倾角小于150),斜面(倾角在150~600之间)和投影面积(倾角大于6
7、00),再乘块段煤厚平均值求得煤的体积,再乘以煤层容重而获得该块段资源/储量。另外,还想简单说明资源/储量图的作用和用途,由于矿产种类、矿床类型、矿体形态及产状、勘查方法、勘查程度的不同,资源/储量估算的种类也很多,有预测资源/储量估算图、保有储量估算图、资源/储量估算图、矿山开采资源/储量估算图、煤资源/储量估算断面图等。这里所说的是指煤田地质报告中常用的平面资源/储量估算图,它的作用和用途主要是:1、以图上资源/储量级别多少能反映勘查阶段。如图上只有预测的(334)和推断的(333)两级资源/储量,则为普查阶
8、段的资源/储量图;若图上有探明的(331)、控制的(332)、推断的(333)、预测的(334)四级资源/储量分布,还附有大巷井口位置等标志的,则为勘探(精查)阶段的资源/储量图。2、能看出煤层在空间分布、埋藏深度和煤厚变化规律。3、能反映矿区(井田)内地质构造(褶曲、断层)的发育程度。4、能反映区内煤类多少和分布规律与范围。5、能反映资源资源/储量的数量和不同级别的分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