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018429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1
《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几种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几种方法摘要: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关键在于掌握基础知识,把阅读题引入课堂,做好知识和迁移,同时加强阅读训练关键词:基础知识、融合、迁移、训练初中语文试卷中阅读理解所占的分数很大,可以说是与作文题平分秋色的一个大题。阅读理解题的得失关系到语文科的成败。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研能力,以及如何应对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呢?一、掌握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学生面对的文体主要有三种: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中考考查的文体大致也是这三种。现在的课文编排不同以前,现在的学生在初一就可以接触到这三种文体的课文。但学习的侧重点不同,七年级涉及的记叙文比较多,八年级说明文增多了,
2、九年级议论文则占了很大的比重。每学习一种文体,都得掌握其基础知识。如记叙文,要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描写的各种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其他如设置悬念,过渡句、象征手法的运用。学习说明文,则要掌握说明顺序、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运用等等;议论文则要掌握论点、论据、论证等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不管面对怎样的文章,都可以应对自如,“万变不离其宗”嘛,怎样问都离不开这些基础知识。二、阅读理解贯穿语文课堂教学新课改呼吁新的教学模式,公开课追求挖掘文章的人文性,这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感悟能力,而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并不多,学生在课堂上热烈讨论,整堂课热
3、热闹闹,但结果学生学到了什么?似乎只是为迎合老师而讨论,根本无多大效果,参加课改教学两年,我的看法是回归传统,传统的东西不能丢。我把文段阅读理解中的题目引入课堂教学,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去思考。比如在上《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我把看电影事件这一部分的练习引入课堂,设计比如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等问题。讨论是必要的,但并不是每堂课都要讨论才行,该独立思考的时候去讨论就是多余的。三、做好知识迁移知识的迁移,实际上就好比数学中老师讲一个例题,讲完之后,出类似的几道题让同学们做,按照例题方法计算出来,这叫“举一反三”或叫“触类旁通”。在语文科中就是把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
4、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理解中,比如七年级课本中朱自清的《春》中用了很多比喻句,这些比喻句的作用是什么,课后练习点到了,就是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把描写对象表现出来。那么在课外阅读理解中出现的某个比喻句子的作用是什么,掌握了比喻句的作用就可以答出来了。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自读课文,一般来说,既然是自读课文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去读。我的做法是给学生把这些自读课文当成阅读理解来写。一个单元的文体基础知识教完了,这些自读课文刚好可以用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就涉及到知识的迁移问题了,由于题目是我们自己出的,所以,我们会有意地去考察学生对所学文体的运用情况,学生能答对,说明他们对
5、这种文体知识的运用自如了。四、拿学生的优秀作文当阅读理解训练每次作文训练,都有一些比较好的作文出现,刚开始我只把它们打印出来然后复印给同学们看。后来一想:既然整篇作文都可以打印了,不如再设几个问题当作阅读理解考查他们。一则可以让他们分析这篇例文好在哪里,写类似作文应该注意哪些知识点;二则对本文作者起到极大的鼓励作用。“我的作文居然被当作阅读理解来研究了,多自豪啊!”他们心里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何乐而不为?比如给学生写一篇介绍家乡土特产的说明文。选一篇范文出来,问题可以这样设: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
6、征是什么?说明顺序是什么?说明方法有哪些?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准确,为什么?等等。把写一篇说明文该注意的问题都考查到了。做这样的阅读理解学生会更感兴趣。五、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每次考试,丢分最多的阅读题是课外阅读题解。课内阅读理解因为做多了,练多了,所以学生或多或少都得点分。课外阅读理解就不一样了,它是没见过的文章加上没见过的题目,再加上有限的时间,就导致了相当多的学生对它望而却步。实际上,课外阅读理解的题目相对课内阅读理解题目容易。因为它考查的是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所以它会考基础知识较多。在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下,抓住关键词语。答课外阅读题是没多大难处的。平时的课外阅读训练主
7、要是锻炼学生胆量,消除学生对课外阅读题的紧张、恐惧心理。有的学生恐惧到这样的程度:出一篇说明文,问是什么文体,都答不出。也许他压根就没看过文章。可见平时训练是多么的重要。总之,要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做到以上几点很重要,只要多写多练,就一定会有收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