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熊耳群火山岩中杏仁体研究及其意义.pdf

豫西熊耳群火山岩中杏仁体研究及其意义.pdf

ID:52012616

大小:745.6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1

豫西熊耳群火山岩中杏仁体研究及其意义.pdf_第1页
豫西熊耳群火山岩中杏仁体研究及其意义.pdf_第2页
豫西熊耳群火山岩中杏仁体研究及其意义.pdf_第3页
豫西熊耳群火山岩中杏仁体研究及其意义.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豫西熊耳群火山岩中杏仁体研究及其意义.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9月第34卷第3期N/ll:~质学报Vo1.34No.3Sep.,2014豫西熊耳群火山岩中杏仁体研究及其意义唐洪敏,王娜,王永亮(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兖州272100)摘要:河南豫西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广泛分布,且遭受多次构造活动、岩浆侵入及剥蚀的影响。区域火山活动贯穿整个中元古代熊耳期,时间自NE向SW由早到晚。通过对熊耳群火山岩的岩石学研究,确定了熊耳群的岩石系列及火山岩中的杏仁体,通过对其中杏仁体分布、形状及内部构造的研究,可为今后有找矿勘查打好基础。关键词:火山岩;熊耳群;杏仁体;豫西中图分类号:P588,14文献标识码:A文

2、章编号:1006—0995(2014)03—0330—03D0I:10.3969~.issn.1006-0995.2014.03.003研究区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的宜阳县境内,位于洛阳市以西25km处,东西长57.5km,南北宽50km,总面积1670km,境内交通发达。焦枝铁路洛宜支线直抵城郊,宜故、郑卢两公路分别沿洛河两岸纵贯东西,南阎公路横跨县境南北,另有数十条乡村公路与全县各地相通。区内火山活动早期为NEE向裂隙式喷溢,中期演化为中心式喷发、伴有裂隙式喷发,晚期为中心式喷”。1熊耳群岩石学特征熊耳群火山岩以中基性火山岩(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为主,岩石结

3、晶程度、斑晶比例与大小、杏仁体含量(一般>5%)与大小各不相同。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和少量辉石,与大陆拉斑玄武质岩石非常相似。基质的主要成分为微晶斜长石和火山玻璃,次为辉石,偶见角闪石、黑云母微晶;基质常见玻晶交织结构(微晶含量多于玻璃)、玻基交织结构(玻璃多于微晶)、雏晶束状结构、球粒一隐晶球粒结构、间隐结构、似填间结构、中空骸晶结构等。斑晶中斜长石几乎已全部钠黝帘石化;基质中的斜长石微晶90%是钠长石,而呈次火山相一侵人相并发育柱状节理(陆相环境)的中基性岩的基质则为中长石一拉长石闭。熊耳群中酸性火山岩约占25%,主要为英安岩一流纹岩,是鸡蛋坪组的主要岩石类

4、型,在许山组和马家河组有少量产出。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动构造、石泡构造、珍珠构造等。常见的斑晶矿物是钾长石、钠长石或更长石、石英,个别岩石中可见蚀变较弱的角闪石、黑云母。基质矿物主要由钾长石、钠长石或钠更长石和石英组成。基质主要为霏细结构和显微嵌晶结构,其次为文象结构、球粒一隐晶球粒结构和鳞片假象结构。2熊耳群火山岩系中的杏仁体华北板块南缘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冷凝后留下的气孔被火山期后热液矿物所充填,形成成分复杂的杏仁体。这种杏仁体普遍存在于热液型铜、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点)的近矿围岩中,特征明显,有的甚至形成杏仁状矿化,与成矿关系密切,

5、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p】。前人多关注构造控矿,而对杏仁体与矿化的关系研究甚少。2.1杏仁体分布杏仁体普遍存在于已知多金属矿集区内赋矿熊耳群中基性火山熔岩中。在同一熔岩单层内,常因杏仁体含量及形态的不同而出现成层现象。即中、下部不含或少含圆形小杏仁体,向上杏仁体逐渐增多且演变为长轴方向垂直或基本垂直于熔岩层面的椭圆形杏仁体。顶部的杏仁体大且多,形态复杂:这种现象无疑与熊耳群火山熔岩喷出地表后冷凝过程中的气体逸出作用及火山活动后期的火山热液流体作用有关。岩相学研究表明,杏仁体内部充填、交代成因的热液流体矿物含量极高,假相结构十分发育,钾长收稿日期:2013-12

6、-06作者简介:唐洪敏(1976一),女,山东省兰陵人,工程师,从事地质勘探工作330东天山花岗岩的构造岩浆类型划分[6]秦克章,方同辉,王书来,等.东天山板块构造分区、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J].新疆地质。2002。20(4):302~307.[7]李向民,夏林圻,夏祖春,等.东天山石炭纪企鹅山群火山岩岩石成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03):[8]李源,杨经绥,张健,等.新疆东天山石炭纪火山岩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1i,(01):193~209.[9]楼亚尔。杜杨松..花岗质岩石成因分类研究述评.岩石学报,200310

7、(3):269—275.[10]周涛发,袁峰,等.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花岗岩类年代学、构造背景及其成矿作用研究[J].岩石学报,2010,26(2):478~502.[11]肖庆辉,邓晋福,等.花岗岩类与大陆地壳生长初探[J].中国地质,2009,36(3):594~620.[12]顾连兴。吴昌志,等.新疆白石头泉合黄玉天河石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分带和岩浆演化∞].高校地质学报,.2007,13(2):207—223[13]王全伟,王康明,阚泽忠,付小方,等.川西地区花岗岩及其成矿系列[H].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1—305.[14]王京彬,王玉往,

8、何志军.东天山大地构造演化的成矿示踪[J].中国地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