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跋袁生帖》考论.pdf

文徵明《跋袁生帖》考论.pdf

ID:52009411

大小:269.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1

文徵明《跋袁生帖》考论.pdf_第1页
文徵明《跋袁生帖》考论.pdf_第2页
文徵明《跋袁生帖》考论.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徵明《跋袁生帖》考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5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8卷(总第185期)Journalof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文徵明《跋袁生帖》考论向彬(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摘要】文徵明于嘉靖十年用小楷题跋《袁生帖》,题跋内容以《三希堂法帖》刻本和《江村销夏录》著录最为可靠。从题跋中所提及的《袁生帖》的钤印、版本等诸多情况来看,现藏日本藤井有邻馆的墨迹《袁生帖》就是文徵明的题跋本,也是乾隆内府藏本。【关键词】袁生帖;文徵明;题跋【中

2、图分类号】J29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14)05—0081—04一、文徵明《跋袁生帖》原文及其载录情况证。对于文徵明此则题跋的内容,《三希堂法帖》有刻文徵明《跋袁生帖》原文如下:本,这应是国内所能见到的最可靠资料。《三希堂法帖》右《袁生帖》,曾入宣和御府,即《书谱》所载者。《淳中的题跋内容如下:化阁帖》第六卷亦栽此帖,是又曾入太宗府,而黄长睿右《王右军袁生帖》,曾入宣和御府,即《书谱》所《阁帖考》尝致疑于此。然阁本较此,微有不同。不知当载。《淳化阁帖》第六卷亦载此帖,是又

3、尝入太宗御府,时临摹失真,或《淳化》所收别是一本,皆不可知。而此而黄长睿《阁帖考》尝致详于此。然阁帖本较此,微有帖八玺烂然,其后婵纸及内府图书之印,皆宣和装池故不同,不知当时临摹失真,或《淳化》所收别是摹本,皆物。而金书标签,又出佑陵亲书,当是真迹无疑。此帖不可知。而此帖八玺烂然,其后覃纸及内府图书之印,旧藏吴兴严震直家。震直,洪武中仕为工部尚书,家多皆宣和装池故物。而金书标签,又出陵亲札,当是真迹法书,后皆散失。吾友沈维时购得之,尝以示余。今复无疑。此帖旧藏吴兴严震直家。震直,洪武中仕为工部观篓于华中甫氏,

4、中甫尝以入石矣。顾此真迹,无前人题尚书,家多法书,后皆散失。吾友沈维时购得之,尝以识,俾余疏其本末如此。[11示余。今复观于华中甫氏,中甫尝以勒石矣。顾真迹无《郁氏书画题跋记》卷十一记载了文徵明此则题前人题识,俾余疏其本末如此。嘉靖十年,岁在辛卯九跋,并题为《文衡山跋右军袁生帖真迹》,且落款为:“嘉月朔,长洲文徵明跋。[51靖九年腊月三日文徵明识。”嘲《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十将文徵明此则题跋的《三希堂法帖》刻本与《文徵一也记载了文徵明这则题跋,并注明转录于《郁氏书明集·补辑》卷二十三以及《郁氏书画题跋记》卷十一

5、、画题跋记》,但标题为《晋王羲之袁生帖》网。《六艺之一《六艺之一录》卷一百六十二等文献的记载作一比较,录》卷一百六十二也记载了这则题跋,且标明转录于题跋内容略有不同。《三希堂》刻本首句为“右王右军《书画题跋记》,但落款为:“嘉靖九年六月三日文徵明袁生帖”,文献记载则为“右《袁生帖》”;《三希堂》刻本识。”时间与《书画题跋记》中的“腊月三日”略有不同。“是又尝入太宗御府,而黄长睿《阁帖考》尝致详于此”而目前能看到的文徵明此则题跋记载中,最有说句,文献记载为“是又曾人太宗府,而黄长睿《阁帖考》服力的应该是《袁生帖

6、》的墨迹本,然而,墨迹本现藏日尝致疑于此”;《三希堂》刻本“或《淳化》所收别是摹本”本京都藤井有邻馆,且该帖后还有民国时期褚德彝的句,文献记载为“或《淳化》所收别是一本”;《三希堂》刻题跋,这两则题跋的墨迹本难以一见,其中的具体内容本款识为:“嘉靖十年,岁在辛卯九月朔,长洲文徵明只能通过文献记载加以校订。当然,日本藤井藏本是否跋。”而文献要么没有款识记载,要么记载时间不一致。为文徵明题跋本,也有学者提出质疑,需要进一步论无论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所藏《袁生帖》墨迹是否为[收稿日期】2014—04—03【作者简介】

7、向彬,男,湖南新化人,聊城大学教授,吉林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书法史论与书法教育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总第185期)真迹,文徵明题跋其上的内容应该是可靠的,其题跋的“瓢形半印”,而且认为帖左上所钤“政和”玺,《三希内容究竟与上述文献记载一致,还是与《三希堂》刻本堂》刻本已残,藤井氏墨本则很完整。这都是没有对一致,有待进一步验证。但本文认为,{-希堂》刻本的《袁生帖》墨迹的文献记载作认真考证所导致,而且,刘内容是可以信赖的。而且,清代高士奇所撰写的《江村涛先生所看到的所谓“藤井氏墨

8、本”应该是一张没有消夏录》卷一以及卞永誉所撰《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六拍到完整《袁生帖》的照片。原帖右边的长方“双龙”玺中所记载的文徵明题跋内容,与《三希堂法帖》的内容二方以及“御书”瓢印一方因为钤在黄绢隔水右边,不完全一致。嘲且《三希堂法帖》刻本中还有乾隆的题跋,完整的藤井氏墨本《袁生帖》照片自然就没有《三希堂》题跋中明确记载了《袁生帖》收入内府的时间,并对文刻本上的所谓“瓢形半印”,更看不到原帖黄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