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954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21
《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工程事故分析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 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工程事故分析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 摘要:现浇板产生裂缝对结构直接造成损害,应及时发现原因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为之补救。同时应加强设计的预判能力与施工的质量管理意识,这样我们才能行之有效的避免现浇板裂缝的产生。 关键词:裂缝、产生原因、防治 近年来,传统的预制板逐渐被现浇板所取代,由于使用了现浇楼板,房屋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性和结构安全性均有很大提高,但也伴随产生了一些楼板裂缝的情况。 一、温度裂缝 产生原因:因水泥具有
2、快硬、高强、水化热大的特点,如房屋的主体施工发生在夏季,混凝土浇捣后又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 裂缝的防治: (1)加强现浇板浇捣后的养护。混凝土养护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忽视对混凝土的养护,既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又易使其在硬化过程中失水得不到及时补偿而产生裂缝,尤其在高温下施工,更应经常浇
3、水养护,这样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也可降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的约束应力,有效控制裂缝。同时,对水泥砂浆地面,也要严格按施工顺序操作,并加强养护,经常使地面处于湿润状态,也能有效地抑制地面裂缝的产生。 (2)在板角增加辐射筋。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都已配置负筋,但针对绝大多数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象,在板角四周增设辐射筋,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地抑制裂缝,此外配筋较多时,相对来说也能明显改善裂缝的产生或扩展,根据裂缝距板角的距离,辐射筋长度为1.5m左右。 二、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
4、产生原因:房屋长度过长,而又未合理设置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就要引起裂缝的产生。 裂缝的防治:平面布置上尽量减少凹凸现象和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平面转角过多,即薄弱部位越多,而这些部位由于应力集中,往往是裂缝的多发区。 三、支座处负筋下沉产生裂缝。 产生原因: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 裂缝的防治: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铁架子或混凝
5、土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再下沉,从而可有效控制保护层,避免支座处因负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板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大于1.5cm。 四、预埋管线部位裂缝。 产生原因:一般的电线管均预埋在楼板内,随着现代住宅设计要求智能化程度升高,势必增加埋设的管线数量及管径。在施工过程中管线埋设路线设置不合理,重叠交叉较多,造成局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收缩变形,于线管线路相应位置产生裂缝。 裂缝的防治:电专业施工人员应与土建施工人员经常沟通,共同协商管线埋设最佳线路,在
6、管线必须交叉时控制最多为两条,合理配置管线交点的管径和要小于板厚减去两倍的保护层厚度。在管线密集区域加设Φ6~Φ8@150钢筋网。 五、混凝土拆模时间过早,其强度未达设计要求便承受过大的荷载造成裂缝。 裂缝的防治:混凝土拆模时间:跨度2m~8m承重楼板、跨度小于8m的承重梁、悬挑长度在2m以内的悬臂梁板均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拆模。 (7)混凝土浇注工程中施工缝留置位置的不合理以及继续浇注时施工缝处理不正确,造成的裂缝。 裂缝的防治:混凝土应尽量连续施工以保证其整体性。如不能连续施工时应在剪力较
7、小处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合理留置施工缝复杂的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照设计要求留置。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注混凝土时,应待已浇注的混凝土达到1.2N/m㎡强度后,清除施工缝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竟湿润、冲洗干净,再抹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沙浆一层,然后浇注混凝土,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要彻底消除裂缝现象,尚有待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不断积累施工经验,采用更为科学的解决方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