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工程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曾晓雁 吴懿平 电子课件 五 热扩渗 10 .ppt

表面工程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曾晓雁 吴懿平 电子课件 五 热扩渗 10 .ppt

ID:51964173

大小:12.42 MB

页数:175页

时间:2020-03-26

表面工程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曾晓雁 吴懿平 电子课件 五 热扩渗 10 .ppt_第1页
表面工程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曾晓雁 吴懿平 电子课件 五 热扩渗 10 .ppt_第2页
表面工程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曾晓雁 吴懿平 电子课件 五 热扩渗 10 .ppt_第3页
表面工程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曾晓雁 吴懿平 电子课件 五 热扩渗 10 .ppt_第4页
表面工程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曾晓雁 吴懿平 电子课件 五 热扩渗 10 .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表面工程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曾晓雁 吴懿平 电子课件 五 热扩渗 10 .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热扩渗的目的:提高钢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咬合性、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等性能。第五章热扩渗(化学热处理)金属(主要是钢)放在有一定活性的介质(气相、液相或固相)中加热,利用欲渗元素原子的扩散性能,使金属或非金属元素(C、N、B、Al、V等)渗入钢的内部,改变钢表面的化学成分,形成新的合金渗层的热处理工艺。一次可以渗入一种或多种化学元素;渗层与基体之间是冶金结合,结合强度很高;渗层从内向外呈梯度变化,结构合理;设备简单,生产量大,经济性好;处理温度高,处理时间长。热扩渗技术的特点一、热扩渗的基本条件:(1)渗剂生成活性原子的化学反应必须满足ΔG<0。(2)渗剂能连续稳定地向金属

2、表面提供欲渗元素活性原子。(3)活性原子必须与钢的原子直接接触。(4)工件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使渗入元素原子有足够的扩散动力。(5)欲渗元素必须能够与钢形成固溶体或金属间化合物。第一节热扩渗技术的基本原理1热扩渗的基本过程热扩渗的基本过程分五个步骤:二、热扩渗机理(1)(2)反应物通过(外)扩散输运至金属表面;(3)反应物中的某些粒子被金属表面吸附并发生界面反应;(4)界面反应产生的活性原子被金属表面吸收并向内扩散;热扩渗的基本过程(1)(1)介质中发生化学反应,提供界面反应所需要的反应物;(5)渗入金属的元素发生反应,形成化合物或金属间化合物。水煤气(CO+H2O)气体渗

3、碳2CO→CO2+[C]在这五个步骤中,进行得最慢的步骤,被称为是控制步骤。一般说来步骤(1)速度快,不会对整个过程产生阻碍作用。步骤(2)的扩散是在气态或液态下进行,扩散速率远大于元素在固态内的扩散,因而也不可能成为控制步骤。步骤(3)或(4)都有可能成为过程中的控制步骤。实践中可根据渗层深度和时间的关系来判定究竟是步骤(3)还是(4)是控制步骤。热扩渗的基本过程(2)(1)如果渗层深度x与时间t之间是抛物线关系则内扩散(4)为控制步骤,提高处理温度可加速扩散。判断控制步骤的方法(1)在热扩渗的初始阶段,金属表面上的预渗元素浓度较低,界面反应是控制步骤;热扩渗到一定的程度

4、,随着渗层厚度增长,内扩散成了控制步骤。判断控制步骤的方法(2)(2)如果x与t是线形关系x=kt则界面反应(3)是控制步骤,仅靠提高温度难以收到加速的效果。(1)物理吸附:没有电子的转移和化学键生成的吸附。物理吸附是可逆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线段1)。(2)化学吸附:有电子交换,组成离子键结合或共价键结合的吸附(线段2)。化学吸附有选择性,反应速度很快,并随温度升高反应速度明显增大。2化学热处理的相界面反应-吸附和解吸过程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常常是相伴发生(线段3)。(3)反应分解产物脱离工件表面,活性原子被工件表面吸收并向钢铁内部扩散,同时基体金属也向渗层内扩散,使

5、热扩渗层增厚。化学热处理过程中的相界面反应(1)渗剂产生的活性原子或分子在金属表面发生物理吸附;(2)被吸附的活性原子或分子与金属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化学热处理过程中的相界面反应包括:扩散规律符合Fick第一、二定律,影响扩散速率的因素有:(1)温度的影响扩散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因此,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大。3热扩渗中的扩散机理晶体结构中原子排列愈紧密,扩散愈困难;体心立方的扩散系数要比面心立方大;金属晶体缺陷(如晶界、位错、空位等)可促进扩散。(2)晶体结构的影响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金属表面的状态:是否有阻碍界面反应的物质;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

6、反应速度;反应温度:提高温度可加速活性原子的产率;催化剂: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可成倍提高化学反应速度。三、影响热扩渗速度的因素(1)化学催渗保持工件表面有较高的活性;改变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条件;加入催化剂提高渗剂的活性。加速热扩渗速度的途径(1)(2)物理催渗用物理法激活反应气体,如引入等离子体;真空状态下用离子束轰击基材有利于提高基材表面活性;用高能粒子注入金属内部。加速热扩渗速度的途径(2)(3)研制具有较高渗速或不易过热的新型钢铁材料。1化学元素在基体金属中的扩散纯扩散:溶质元素在基体金属中形成单相固溶体,如渗碳层中的α铁素体相等。反应扩散:随表面溶质浓度的增加而有

7、新相形成的化合物,如渗氮层中的ε相(F2-3N),渗硼层中F2B等。化学热处理后,一般可同时存在固溶体、化合物的多相渗层。四、扩渗层的组织特征无限固溶相图的渗层元素浓度自外向内逐渐降低;有限固溶并有中间化合物相图的渗层组织;相图上单相区越宽,该相层就越厚。2渗层的组织特征(1)因此,B在金属A中的组织由外向内依次顺序为β—AnBm—α—A。渗层的组织特征(2)渗剂B向金属A渗入形成的二元合金平衡组织(1)热扩渗初始阶段,B溶入A形成α固溶体,固溶度C0(曲线1);(2)当B在A中的浓度达到饱和浓度Cα时,开始析出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