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创新松树营林育苗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松树营林育苗技术1=1创新松树营林育苗技术我国疆域辽阔,气候、温度、土壤等环境条件变化万千,树木种质资源丰富,仅乔木就2000余种,其中松属树种能在全国普遍栽培,而且松树繁殖容易,管护起来比较方便,在营林方面具有其它树种所难以比拟的优势。1、关于松树温床移芽育苗技术的基本耍领松树育苗温床最好选在苗地附近选背风向阳,排灌便利的地方,用砖砌成长10米、宽1米,前墙高50厘米、后墙高70厘米的围墙,并每隔50厘米在前后墙各留1个对称的缺口,便于放竹杆铺塑料薄膜之用。床底用砖铺平,播种前上面再铺20厘米水浇过的黄砂,墙内外用泥勾缝,防止透
2、风。通常在每年2月上中旬,把经过水洗的松树种子放在40°C的温水中浸种24小时,次日再用温水浸种一天,然后放在温暖的室内,每天浇温水数次,直至种子露白为止。播种前温床内最好进行严格的消毒,除温床四壁和底部用喷雾器喷射外,还要对黄砂要边喷边翻,使其消毒干净、彻底,保证其能杀死各种病菌,使得温床清洁、无病菌。为保证出苗整齐、健壮,要将催过芽的种子放消毒药液浸泡30分钟,消灭附在种子上的病菌,然后用清水把种子上的药液洗净,捞出种子晾干一备播种。要不断加强温床的管理。要保持床面温度在25~30°C,床内温度超过上限耍揭开薄膜两端通风、降温;尤
3、其是中午,如果温度过高可盖上草帘遮荫;耍切实保证床内适宜的湿度,每天应结合调控气温浇水一到二次,在初期湿度应稍大些,待种子发芽出砂后,湿度可小一些,耍经常通风透光,让苗木增强抗性,逐渐适应自然环境。移芽之前要先把苗床喷透水,整理平坦,保证无大的土壤颗粒。随后准备盛有清水的碗或小盆,将温床里的芽苗轻轻垂直拔起,整齐地放在容器内,用湿纱布或是青菜叶盖好。用长15到20厘米端部尖细的竹签,在床面上直插,把芽苗小心地放入缝内,挤紧喷足定根水。马尾松移芽的株行距一般为6cmX6cm,每亩地可移芽9到10万株;国外松株行距一般为10cmX10cm
4、,每亩可移芽达约4在万多株左右。移芽后的一周后,晴天每天要做到喷水3到4次,宜在早、晚进行,以保持床面的湿润,直至芽苗长出侧根和嫩叶为止。同吋每隔10天喷一次半量式波尔多溶液,避免苗木感染病菌。2、松树容器育苗技术苗圃地适宜选择在造林地附近或其中心地区,要求阳光充足,地势平坦,且无污染,排水良好、灌溉方便、交通便利,以质地疏松肥沃的半阳坡地为宜。不能用种植过农作物的熟地,特别是收割后的蔬菜地,避免感染病虫。苗圃地选好后平整成凹形苗床,床宽1.5米,深10厘米长度不限。用菌根土30%(松树林表层土)、黄心土40%、火土灰28%和过磷酸钙
5、2%作营养土,做到润、匀、细、净。营养土配制完成堆汎7天后装袋备用。营养土装袋要在整好的苗床内进行。袋内要装满营养土,并要沉实;营养袋排列要高低一致,这样有利于覆土和保持出苗整齐;逐行靠紧摆放,在苗床周围用细土或沙围好。松树种子要用0.5%高猛酸钾溶液消毒3min,捞出后用清水进行洗净,把种子倒入50°C温水中浸种24小吋,清除瘪种后将种子捞出冲洗干净,催芽2到3天。催芽吋需保持种子湿润,直到有50%种子壳裂开即可播种。播种时间通常选在春季4月底到5月初,秋季以9月份为最好。播种后一定要加强苗床期管理。浇水水温要与苗床内的温度基本一致
6、才能喷浇。根据气温情况确定喷浇次数,必须保持苗床湿润,但水分不能太多。在出圃前要控制浇水,以便形成根团便于运输和以免栽植时营养钵脱落。容器育苗追肥和浇水可以同时进行,一般真叶出现后,可用0.1%尿索溶液喷洒,每10天喷洒1次。春季苗9月底后不能施肥,秋季苗11月上旬后不能施肥。苗床期除草要坚持“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则。光照及温度的管理。种子播种后10天左右、芽苗移栽5天后撤去遮阳网,选择阴天或晴天17:00进行。若遇突然降温10°C以上的天气或长期冰冻,要覆膜保温。播种或芽苗移植后应选用50%多菌灵500到800倍液,或75%百菌清
7、600-800倍液喷洒1到2次消毒杀菌。在生长期间若有酚虫、刺蛾、卷叶蛾等害虫,可喷洒80%敌敌畏1000到1200倍液防治。造林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最好选择在雨季进行,尤其是雨季初期,造林后正值高温、高湿季节,不但苗木容易成活,而且可延长苗木牛:长期。造林地应选择水肥条件好的采伐迹地、杂灌木。在进行造林规划吋,应相对集中连片,以逐步形成冏品林基地。从播种到符合造林苗木需100到120无苗高15到20厘米地径0.2-0.3厘米,即可出圃造林。起苗前3到5天苗床要浇透水。苗木后应分级装好,不能损伤苗梢,最好是现出现植,不能及时栽植
8、完毕的必须放置在庇阴处。栽植过程,首先要在坑底斜面上部1/3处挖比营养钵稍大、深的坑,然后将容器苗放入坑内,周围填细土,用脚踏实封严,栽植深度以容器袋顶部深入坑面lcm为宜,过浅或位置靠坑外沿均不利于成活,过深或植于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