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传统文化——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doc

重读传统文化——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doc

ID:51941423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0

重读传统文化——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doc_第1页
重读传统文化——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doc_第2页
重读传统文化——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doc_第3页
重读传统文化——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读传统文化——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读传统文化——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姓名:学院:班级:学号:摘要有幸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觉得政治化因素颇多,略微遗憾,然毕竟是一个时代思想的进步,令人稍有感触,不失为一本好书。关键字中西文化儒家思想时代的变更正文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的研讨和比较的兴起,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许多问题。在一木本、一篇篇新论佳作中,有两本书脱颖而出,影响颇大,令人瞩目。这就是李泽厚同志的两本论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和《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先生的思想史论三部曲。

2、有幸拜读了他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感受颇多,故而以此为题,写下少许感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从写作时间上,其实是迟于另外两部史论的,但因为是最后出,大概是思想更加广面,所以更能体现出李泽厚先生对于古代思想的看法。这部书中涵盖中国思想史中的孔孟、墨子、孙老韩、荀易庸、庄禅、董黄、理学、经世以及总结中国智慧共九篇文章,按照李泽厚先生自己的话说,是以儒家作为主要线索进行写作的。但是,认真仔细阅读他的文章,就会发现,他在通过民俗学和历史学双重手法对于古典传统进行解构。比如将儒家礼法传统与巫史传统相联系,认为礼法本身是宗教仪式的产物。——“周礼”是什么?它的一

3、个基本特征,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在这一点上,他还没有超越学术研究的范畴。但是,他将孔子学说理解为孔子用“仁”来解释“礼”,从将外在制度化的礼法内在心理化了,从而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代表。而这个结论仍旧是文献上考察的结果,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证据,来论证他的看法。通过社会化的考察,对于儒家和孔子学说进行评议,这是马克思历史研究的重要特征。而李泽厚先生在对于孔子研究的时候,本身也是这种阶级和历史发展研究的结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他是学术化了的马克思研究者,但却不是传统文化的理解者。多少想要了解一点李泽厚先生的故事,查询了些

4、资料,才发现,八十年代的时候,每位大学生的枕头下都放着一本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1986年报纸上的一则消息,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李泽厚在八十年代风靡一时——《请听北京街头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据说当初李泽厚是著名的右派分子,对此,我只能说他比同时代的学者更客观一些,但却没有真正超越时代的影响。除了对于孔子的再评价外,另外给我产生印象的是他对于理学和经世之学的评论。在理学研究之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他对于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的评议,认为牟先生出于门户之见,而将朱子定义为别子为宗,从而将研究引入歧途。另外,他还对于刘宗周的道德宗

5、教主义进行批评,这很明显是对牟宗三高抬刘宗周的回应。而经世之学一章中,他虽然谈的是明清以来走入实学的道路,但是我却感觉到他只是认为经世之学不过是经史之学的别名,也就是说从思辨研究解脱出来走向经学和史学就是经世之学了。但是,我们明明知道经学和史学,到了清末也已经走入了死胡同,那么他所谓的经世精神还存在吗?对此,李先生似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最后一章,李泽厚先生总结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心得,认为对它们进行自觉意识,科学地探究它们,了解它们在适应现代生活的长处和弱点、要肯定和否定的方面或因素,总之既要发展又改进我们民族的智慧,我以为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6、对于先生来说,传统研究的价值就在于为现代化所用,其实本质上与新儒家的创造性的转化或者现代性的诠释并无二致。这本书所想讲的便与当时那个年代的年轻大学生中的两种不同意见有关。一种意见要求彻底打碎传统,全盘输入西方文化以改造民族;另一种希望在打碎中有所保存和继承。前者认为后者在客观上将阻碍现代化的进程;后者认为还应该看到后现代化,要注意高度现代化了的欧美社会所面临的精神困扰。通过向这些大学生们指出传统文化的特征,从而说明传统不仅仅是现代化的包袱,而且还应该学习并继承和转化传统为现代化服务。也许,这才是这部书所要达到的目的。快三十年了,他这部书的目标达到了吗?

7、青年人真的有改变吗?通过《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来理解古代思想世界,不得不说启蒙有功,但毕竟能感觉到李泽厚先生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产物,不要说没有背离政治教科书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与马列教育的政治文化是一脉相传的。不过,想到八十年代是刚刚从政治狂热解放的时代,能够从政治大字报转变成为研究型的文字就已经非常可贵了,就不要说他能如何超越整个时代的影响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