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与评价.doc

实验设计与评价.doc

ID:51938614

大小:22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9

实验设计与评价.doc_第1页
实验设计与评价.doc_第2页
实验设计与评价.doc_第3页
实验设计与评价.doc_第4页
实验设计与评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设计与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实验设计与评价【真题热身】1.(2011.佛山)下列实验设计及气体流向(“→”表示气体流向)正确的是()2.(2011.肇庆)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3.(2011.宜昌)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94.(2011.乐山)下列每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5.(2011.龙东)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B.测溶液pH时,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待试纸显色后立即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在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木

2、炭来代替红磷D.CO还原Fe2O3的实验,开始时先加热试管,再通入CO气体6.(2011.桂林)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9/97.(2011.江西)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以下两个实验方案:(1)方案1: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要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必须测量的数据是:碳酸钡的质量和_______。②若过滤所得固体未经洗涤即烘干称量,测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方案2:通过测定样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

3、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若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g):样品质量为a,所用硫酸溶液质量为b,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质量为c,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g。(用a、b、c、表示)8.(2011.成都)葡萄糖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提出问题】葡萄糖的燃烧产物是CO2和H2O9/9.南此能否证明葡萄糖是只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实验设计】为了确定葡萄糖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4、______。(3)装置C处氧化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方案评价】(1)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A,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2)装置C处葡萄糖燃烧的设计特点是______________(至少写1条)。【数据处理】下表是同学们填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帮助完成。【讨论交流】为了尽量减少误差:(1)该实验在进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写出1条即可)。(2)从定量实验的角度看,该实验是否可进一步改进?请简要写出一个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9【中考预测】1.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6H铅笔芯代替石墨做导电性实验B.用小颗粒明矾制明矾大晶体C.用紫卷心菜自制酸碱指示剂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2.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造成的.下列实验中无意义的是()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B.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D.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3.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探

6、究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集气瓶口的合理方向(如图)。分别向a、b两集气瓶中通入1分钟等流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集气瓶a中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从下往上逐渐变红,集气瓶b中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基本上是整体逐渐变红。根据该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B.在相同状态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C.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口应向上D.集气瓶b中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集气瓶a纯4.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9/9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5.同一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跟很多因素有关。实验室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2

7、0%的双氧水与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为使反应慢点进行而又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则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逐滴加入双氧水B.加水稀释C.减少双氧水的用量D.降低温度6.把盛有甲、乙、丙三种气体的试管分别同时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不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D.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7.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A.CCOCO2Na2CO3溶液B.CuC

8、u(NQ3)2溶液C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