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热面施工技术方案.doc

受热面施工技术方案.doc

ID:51924200

大小:1.26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0-03-19

受热面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1页
受热面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2页
受热面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3页
受热面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4页
受热面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5页
受热面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6页
受热面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7页
受热面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8页
受热面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9页
受热面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受热面施工技术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受热面施工技术方案1/0版本编制/日期审核/日期部门/单位会签/日期部1'华能玉环电厂工程#1、#3机纟锅炉受热面安装施工方案OCCE华能玉坏电厂4X1000MW新建工程锅炉受热而安装施工方案锅炉受热面安装施丁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和特点3.施丁组织及进度计划4.施T准备5.施工步骤6.质量控制7.施工危险控制计划(RCP)和文明施工措施8.附录2华能玉环电厂4X1000MW新建工程锅炉受热血安装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序号名称版本1华能玉环电厂施工组织设计2电力建设安全匸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02U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

2、炉篇)96版4锅炉本体有关图纸及安装说明书无5火电施匸质竄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96®6职业安全B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99)®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962.工程概况和特点1.1.工程概况玉坏电厂工程4X1000MW燃煤机组,#1、#3二台锅炉由哈尔滨锅炉厂提供,为超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采用n型布置、单炉膛、改进型低NOXPM主燃烧器和MACT型低NOx分级送风燃烧系统、反向双切园燃烧方式,炉膛采用内螺纹管垂百上升膜式水冷壁、循环泵启动系统、一次小间再热、调温方戎除煤/水比外,还采用烟气分呢描板、燃烧器摆动、喷水等方式。锅

3、炉采用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同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锅炉的汽水流程以内置式汽水分离器为分界点,从水冷壁入口集箱到汽水分离器为水冷壁系统,从分离器出口到过热器出口集箱为过热器系统,另有省煤器系统、再热器系统和启动系统。2.1.1.炉膛水冷壁采用焊接膜式壁、内螺纹管垂肓上升式,炉膛断血尺寸为31016mmX15314mm,水冷壁管共H2080根,均为6mmX5.9mm(最小壁厚)四头螺纹管,管材均为SA213-T12,节距为44.5mm,管子间加焊的扁钢宽为15.9mm,厚度6mm,材质SA387-12-1,在上下炉膛之间装设了一圈屮间混

4、合集箱以消除下炉膛丁质吸热与温度的偏差。由前水冷壁上集箱出口的工质经顶棚管流入顶棚出口集箱,前部顶棚管©38X6.2,节距为66.75mm,共464根,管子材质SA213T12,后部顶棚管的管子为4)54X8.5,节距为133.5mm,共232根,所有顶棚管均为膜式壁。为降低阻力,二侧水冷壁上集箱岀

5、_1的丁质由连接管肓接送往顶棚出口集箱,起到了顶棚管旁路的效果,对于冋路结构复杂的后水冷壁上部则作单独处理,后水冷壁上部管经折焰角斜坡至后水出口集箱,然后进入汇集管再用连接管将后水冷壁工质送往水平烟道二侧包墙和后水冷壁吊挂管。水平烟道二侧包墙管

6、共136根,为4)38.1X7.4mm,节距为89mm,釆用SA213TI2的光管,后水冷壁吊挂管共115根,管子为4)48.6X11.2,节距为267mm,材料3华能玉环电厂4X1000MW新建工程锅炉受热面安装施T方案SA213-T12,这二个平行冋路出口的工质也均用连接管送往顶棚管出口集箱。这样所有从炉膛水冷壁出口來的全部T质均集屮到顶棚出口集箱,然后由此集箱一部分用连接管送往后竖井包墙管进口集箱再分别流经后竖井的前、后二侧包墙及分隔墙,这些包墙管出口的工质全部集中到后包墙出口集箱,然后用四根人直径连接管送到布置于锅炉上方的汽水分离器

7、,这里应说明的是顶棚管出口集箱的工质并不是全部送往包墙系统,有一-部分通过旁通管直接进入包墙出口集箱,这样可以减少包墙系统的阻力,包墙系统的管子数据如T:前包墙管采用4>38,1X7.4nun,节距为133.5rnm,共232根,材质SA213T12;后包墙管采用4)42.7X8.2mm,节距为133.5mm,共232根,材质为SA213-T12;二侧包墙釆用4)38.1X9.4mm,节距为111.25mm,共208根,材质为SA213-T12;分隔墙为4)38.1X9.4mm,节距为100.13mm,共309根。所有包墙管均采用膜式壁结构

8、,管间扁钢厚为6mm,材质均为SA387-12-1,所令包墙管均采用上升流动,因此对防止低负荷和启动时水动力不稳定性有利。2.1.2.过热器采用四级布置,即低温过热器(一级)一分隔屏过热器(二级)一屏式过热器(三级)一末级过热器(四级);再热器为二级,即低温再热器(一级)一末级再热器(二级)。其屮低温再热器和低温过热器分别布置于尾部烟道的前、后竖井屮,均为逆流布置。在上炉膛、折焰加和水平烟道内分别布置了分隔屏过热器、屏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山于烟温较高均采用顺流布置,所令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部件均采用顺列布置,以便于检修和密封

9、,防止结渣和积灰。由两只汽水分离顶部引出的二根蒸汽连接管(4)444.5X66伽1,SA335P12)将蒸汽送往位于后竖井中的水平低温过热器入口集箱,流经水平低过的下、屮、上管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