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89939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5
《浅议现代小区景观设计新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现代小区景观设计新理念 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现代小区绿化中,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虑现代小区里的主体——人的需要,只有了解了这种需要,再从这种需要出发进行设计,进行必要的健康美的处理,才能达到居民满意的效果。对于一个能满足实用、美观的原则小区设计,要“以人为本”的思想作思想基础,以人立足点,从人的方位去综合考虑,在此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将自然引入现代小区,引到每个居民身边,以景观学、行为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考虑、科学
2、论证、合理规划,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现代小区环境。关键字:现代小区、健康理念、健康意识、“以人为本”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随着世界人口增多,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现象的出现,并不断加剧,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现代人身心疲惫,因而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自然,希望生活在近自然的环境中,而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人们对城市小区的绿化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现代小区的景观趋势61、现代小区景观的健康理念2002年,零点调查公司,在全国做了一次市场调查:“你最想拥有什么?”被调查者中有70%以上的人选择了“健康
3、”。由此可见,现代人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各界引起高度重视而用来指导城市小区绿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出现了生态型小区绿化景观,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呈现空间结构,使廊道、镶嵌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适于人类聚居。3、“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主导对于一个能满足实
4、用、美观的原则小区设计,要“以人为本”的思想作思想基础,以人立足点,从人的方位去综合考虑,在此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到现在的一种趋势,就现在及未来很长时间都有其正确性。二、现代小区绿化的空间问题1、小区原始状态的改造6现在有些小区在建设之初,一般只有初步的考察一下地形然后将地推平,然后在平地上建设、绿化。这样完全破坏了当地的原始风貌。在小区建设之初,应该充分考查其现状。在建设时应该对其当地的自然遗迹、古树名木进行适当的保护及利用。因为自然遗迹、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积淀,在有意识的保护
5、之下能够体现一个小区的文化气息,展现居民小区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2、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绿化面积在进行小区绿化时,规定了绿化面积的标准,小区绿化应确保35%以上的绿化率,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70%,也就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30%以内,而这个数字也应越小越好。一个小区绿化质量,虽然不能通过纯数字来体现,但是为了有更多绿化的面积,设计师们必须认真思考。在对住宅区建筑规划设计之时要考虑绿化对屋顶产生的承重、防漏等问题。这样设计过的房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屋顶
6、与墙面的绿化,做到空间的六面绿化效果,最大限度的改善人居环境,使居民更贴近自然。例如上海五大豪宅之一的河滨豪园,其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及地面绿化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链,成了苏州河边绿带的代表。6由于现在的居民楼相对的楼层都较高,在小区绿化时不能只考虑楼层低的居民,也应该考虑楼层中、高的这些居民俯视时对小区绿化的景观感受。因而设计师在小区绿化造景之时,要充分考虑楼层较高的居民的俯视感受。3、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在住宅区绿地中的设计在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的设计安排时,必须将建筑的尺度、景观小品的尺度、树木
7、的尺度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的量化。每个人都需要适度的户外空间,在尽量加大绿化面积的同时,所有人的参与园林的因素都应该加以考虑。因为没有人的参与的、没有感知的绿地是苍白的、没有意义、缺少品位的。小区绿地需要有公众性、开放性、参与性,对应这样的需要的就是尽量的使居民能够在小区绿地中聚集,即现在所经常讨论的“人居”与“人聚”的问题。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合理分布于绿地中正是“人聚”的需要。三、现代小区水景的利用与开发亲水是人们的天性,因此水景是个很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方面。水体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营造“诗情画意”的景观效果,并且
8、也能运用一定手段去拓展空间,延伸、引导空间。更重要的是,根据实验证明,附近有水景的居民比没有水景的居民要健康些。用设计师的创意理念去多样化地丰富景观环境内容,达到活化空间、创造情意。6空间的拓展:规模较大的面状空间,在环境空间中有一定的控制和空间拓展作用。一方面,水虚无的形态弱化了空间界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