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6语文中考真题分类汇编:27 专题二十七 课外文言文阅读(第二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二十七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16·济南)课外文言文阅读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②谓孟尝君日:“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③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④。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⑤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⑥;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⑦?”孟尝君曰:“善!”乃弗逐。(选自《战国策·齐策》)【注释】①舍人:侍从。②鲁连:战国时齐国人。③曹沫:春秋鲁庄公时武士。④铫(y
2、áo)鎒(nòu):古代除草的农具。⑤之:这里是用的意思。⑥不肖:没有才能。⑦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这哪里是世上的用人之道呢?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11、文中鲁连委婉劝谏,意在告诉孟尝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答案】9、拙则罢之/不肖则弃置之[来源:学优高考网]10、曹操举起三尺长剑,整个军队也不能抵挡1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必因他人在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完全否定这个人)二、(2016
3、·桂林)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言志①《论语》颜渊、季路侍②。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颜渊曰:“愿无伐⑥善,无施⑦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注释】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治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知。②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做侍。③盍:何不。④裘:轻暖的皮袄。⑤憾:遗憾。⑥伐:夸耀。⑦施:表白。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盍各言尔志
4、(助词,无义)B.衣轻裘(名词活用为动词,穿)[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C.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D.无施劳(功劳)1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B.愿闻子之志C.策之不以其道D.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12、请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3、“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答案】10、A11、B12、译文:使老者安详晚年,使朋友信任自己,让年轻的子弟们怀
5、念我。13、孔子:仁义子路:重情义颜渊:谦虚忠厚【解析】10、在“盍各言尔志”中“尔”是代词“你”的意思11、A、B、C三项中“之”都是代词“它”的意思,而B项中“之”表助词“的”。三、(2016·上海)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 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
6、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 寡矣。 ——(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不胜惊错(2)鼠何名老虫12.“余惊错欲走”是因为。13.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11、(1)能承受(能承担)(2)取名(命名)12、方言的差异,而把老鼠当成老虎了。13、假冒盛名吓唬世人的人。[来源:学优高考网]四、(2016·雅安)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选段,完成25-26题。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
7、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谗受贬,由参知政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25.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来源:学优高考网]26.(1)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2)有什么依据?请结合原文材料用自己的话简答。【答案】25.遭受(受到)谗言诽谤而被(皇帝)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远调)作邓州太守。26.(1)胸有大志,或关心(热爱)国家[来源:学
8、优高考网](2)①年轻时,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每以天下为己任)②做官后,常常慷慨激昂地讨论天下事,不顾自身利益。③常自我鼓励,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以此话鼓励自己)(以上3点,答出两点即可)参考译文: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