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勺子教学案例及反思.doc

有趣的勺子教学案例及反思.doc

ID:51858183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7

有趣的勺子教学案例及反思.doc_第1页
有趣的勺子教学案例及反思.doc_第2页
有趣的勺子教学案例及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有趣的勺子教学案例及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趣的勺子》教学案例及反思美术组李翘案例【猜谜导入】师:“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头大尾巴尖,平时不干活,吃饭它抢先。(边念边动作示范)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猜一个你们每天都会用到的物品。”生:“勺子!”师:“对,勺子!同学们想想看,勺子是不是有着大大的脑袋和尖尖长长的尾巴,平时没事可干,但一到吃饭的时候,它可比我们都先接触到碗里美味的食物呢!”生:(学生们开心的认可)师:(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发现生活中有趣的勺子吧!” [课后小结]让学生猜谜是为了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一环节中,结合谜语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勺子的外形特征,可为后面设计有趣

2、的勺子做铺垫。【感知表现】师:“你们知道勺子是做什么用的吗?”生:“是用来吃饭的、舀东西的。”师:(出示课件)“这些都是什么勺子呢?”生:“饭勺、瓷勺、汤勺、铜勺、木勺”师:“刚才同学们说的有的是按材质来说的,有的是按用途来说的。(板书“材质”“用途”)按材质分,还有什么勺子呢?按用途分,还有什么勺子呢?”生:“按材质分,还有不锈钢勺、塑料勺。”“按用途分,还有炒勺。”师:“同学们知道的真是不少!老师这有几把勺子,谁能来摸一摸,猜一猜它是什么材质、用途的勺子?”生:(踊跃举手,教师找几位同学上前摸、猜,其他同学给出正确答案。)师:“你们知道得真多,仔细

3、看看这些勺子,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生:“都有勺把和勺头。”师:“勺子都是由勺柄和一个半球形的凹槽组成的。”  “你们能把勺子画出来吗?”生:(学生们热情高涨的说)“能!”师:下面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勺子,将它的形状画在纸上。”生:在预先准备的图画纸上画出勺子的外形。[课后小结]用眼睛观察、用手去摸,让学生通过视觉、触觉来感受认识不同材质、用途的勺子,并找出勺子的特点,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勺子这一概念的内涵及概念的外延,丰富学生的思维。【展开联想】师:(播放课件)“这也是勺子,但你能由这个形状联想出其他的东西吗?看谁联想的最丰富、最有创意!”

4、生:“能联想到……”师:“同学们想象的真是太棒了!”师:“设计师们也对勺子进行了联想,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样对勺子进行联想、设计的。”欣赏有各种新颖美观的勺子图片。  [课后小结]通过对勺子形状的自由联想,锻炼培养学生的随形联想能力,并通过欣赏设计师们的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创作】1、出示作业要求师:“一个勺子就可以让我们联想无限,那你能设计出实用而独特的勺子吗?”2、学生完成作业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进行巡回辅导,并随时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请小作者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对想象的好的作业给予肯定。) [课后小结

5、]由勺子进行的联想,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创造思维,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美术教学中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3、作业评价【激励评价】(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每组的作品,并简单说明其创作意图。)师:“同学们设计的勺子这么多、这么丰富,老师真是佩服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奖励你们的大胆想象和创造,勺子和它的朋友们为你们举办了一场盛会,最后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后小结]作为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目的是对学生的活动表现作出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愉快的动画片欣赏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并使学生保持高度的美术学习兴趣。教学反思     

6、 这节美术课是源于平时的生活,它的内容也是根据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整节活动学生更多的是在探索。针对课堂上出现的“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探究活动的低效”等情况,为保证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我校课题组进行了课堂教学的调研和探讨,提出了课堂教学“112工程”, 即10分钟自主学习,10分钟师生互动,20分钟训练反馈。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时间上的规定,更是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的具体实施,“10分钟自学”保证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10分钟师生互动”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20分钟训练与反馈”关注了学生课堂活动以及练习的有效性。切入主题后,我让学生自己去观察,通

7、过触摸,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勺子,通过联想,鼓励他们多动脑,大胆猜测,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的让学生自主建构,自由表达。然后他们大胆的猜测和想法我都给予肯定,观察环节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一直充当他们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之前的教学内容一直都是老师占主导地位,后面的联想和创作实践就是学生自己占主导地位了,他们能够自己独立的想出一些有创意的作品,这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我的提问策略还有待提高,怎样能够更加有效准确的提问呢?这是我在这节活动中要思考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