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doc

学校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doc

ID:51846598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学校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doc_第1页
学校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doc_第2页
学校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doc_第3页
学校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校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校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一、场地选择1、在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作出综合评价后,确定是否提出场地避开要求,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学校建筑物。2、学校建筑物在进行地基和基础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不宜将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b、不宜将同一结构单元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c、当地基土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二、建筑方案的设计和建筑物的形状1、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的设计要

2、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2、学校建筑物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物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衡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4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三、建筑物的结构体系1、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2、结构体系应符合以下各项要求:a、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地震作用传递途径。b、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

3、的承载能力。c、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d、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四、结构分析质量和侧向刚度分布接近对称且楼、屋盖可视为刚性横隔板,可采用平面结构模型进行抗震分析,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2、计算软件的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范及有4关标准的规定,并应阐明其特殊处理的内容和依据。3、所有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五、非结构构件1、非结构构件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

4、设计。2、附着于楼、屋面结构上的非结构构件,应与主体结构有可靠的连接或锚固,避免地震时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设备。3、围护墙和隔墙应考虑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的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4、幕墙、装饰面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连接,避免地震时脱落伤人。六、结构材料与施工1、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2、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a、砌体结构材料:烧结普通粘土砖和烧结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b4、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教学楼建筑物其框架柱、框架梁

5、、节点核芯区,不应低于C25;构造柱、芯柱、圈梁与其他各类结构不应低于C20。c、普通钢筋宜优先采用延性、韧性和可焊性较好的钢筋。普通钢筋的强度等级、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335级热轨钢筋,箍筋宜选用HRB335和HPB235级热轨钢筋。3、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抗震构造措施要求。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