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836930
大小:2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6
《卖场布局的要点及卖场规划的基本原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超市的卖场是企业与顾客以货币和商品进行交换的场所。一般来说,超市卖场指的就是店铺内陈列商品供顾客选购的营业场所。超市卖场布局最终应达到两个效果:第一,顾客与店员行动路线的有机结合。对顾客来说,应使其感到商品非常齐全并容易选择。对店员来说,应充分考虑到工作效率的提高,第二,塑造即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超市卖场布局具体包括: 1、卖场通道的设计 超市的通道划分为主通道与副通道。主通道是诱导顾客行动的主线,而副通道是指顾客在店内移动的支流。超市内主副通道的设置不是根据顾客的随意走动来设计的,而是根据超市内商品的配置位置与陈列来设计的。良好的通道设置,就是引导顾客按设计的自
2、然走向,走向卖场的每一个角落,接触所有商品,使卖场空间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以下各项是设置超市内通道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1)足够的宽 所谓足够的宽,即要保证顾客提着购物筐或推着购物车,能与同样的顾客并肩而行或顺利地擦肩而过。 而对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场来说,为了方便更大顾客容量的流动;其主通道和副通道的宽度可以基本保持一致。同时,也应适当放宽收银台周围通道的宽度,以保证最易形成顾客捧队的收银处的通畅性。 (2)笔直 通道要尽可能避免迷宫式通道,要尽可能地进行笔直的单向通道设计。在顾客购物过程中尽可能依货架排列方式,将商品以不重复、顾客不回头走的设计方式布局。 (3
3、)平坦 通道地面应保持平坦。处于同一层面上,有些门店由两个建筑物改造连接起采,通道途中要上或下几个楼梯,有“中二层”、“加三层”之类的情况,令顾客眼花缭乱,不知何去何从,显然不利于门店的商品销售。 (4)少拐角 事实上一侧直线进入,沿同一直线从另一侧出来的店铺并不多见。这里的少拐角处是指拐角尽可能少,即通道途中可拐弯的地方和拐的方向要少。有时需要借助于连续展开不间断的商品陈列线来调节。如美国连锁超市经营中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标准长度为18米-24米的商品陈列线,日本超市的商品陈列线相对较短,一般为12米一13米。这种陈列线长短的差异,反映了不同规模面积的超市在布局上的要求
4、 (5)通道上的照度比卖场明亮 通常通道上的照度起码要达到1000勒克斯;尤其是主通道,相对空间比较大,是客流量最大、利用率最高的地方。要充分考虑到顾客走动的舒适性和非拥挤感。 (6)没有障碍物 通道是用来诱导顾客多走、多看、多买商品的。通道应避免死角。在通道内不能陈设、摆放一些与陈列商品或特别促销无关的器具或设备,以免阻断卖场的通道,损害购物环境的形象。 2、卖场的功能性布局技巧 所谓磁石,是指超级市场的卖场中最能吸引顾客眼光注意力舶地方,磁石点就是顾客的注意点,要创造这种吸弓;力是依靠商品的配置技巧采完成的。商品配置中磁石理论运用的意义是——在卖
5、场中最能吸引顾客注意力的地方配置合适的商品以促进销售,并且这种配置能引导顾客逛完整个卖场,达到增加顾客冲动性购买率比重的目的。 超市卖场磁石点分为五个,应按不同的磁石点来配置相应的商品. (1)第一磁石点 第一磁石点位于卖场中主通道的两侧,是顾客必经之地,也是商品销售最主要的地方。此处配置的商品主要是: ①主力商品; ②购买频率高的商品; ③采购力强的商品。 这类商品大多是消费者随时需要,又时常要购买的。例如,蔬菜、肉类、日配品。(牛奶、面包、豆制品等),应放在第—磁石点内,可以增加销售量。 (2)第二磁石点 第二磁石点穿插在第一磁石点中间,一段一段地引导顾
6、客向前走,第二磁石点在第一磁石点的基础上摆放,主要配置以下商品 ①流行商品; ②色泽鲜艳、引人注目的商品; ③季节性强的商品。 第二磁石点需要超乎一般的照度和陈列装饰,以最显眼的方式突出表现,让顾客一眼就能辨别出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同时,第二磁石点上的商品应根据需要隔一定时间便进行调整,保持其基本特征。 (3)第三磁石点 第三磁石点指的是超市中央陈列货架两头的端架位置。端架是卖场中顾客接触频率最高的地方,其中一头的端架又对着入口,因此配置在第三磁石点的商品,就是要刺激顾客。 ②高利润商品; ③季节性商品; ④厂家促销商品。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我国目前有一些
7、超级市场根本不重视端架商品的配置,失去了很多盈利机会,一些超级市场选择的货架两头是半圆型的,根本无法进行端架商品的重点配置,应积极地加以改进。 (4)第四磁石点 第四磁石点通常指的是卖场中副通道的两侧,是充实卖场各个有效空间的摆设商品的地点。这是个要让顾客在长长的陈列线中引起注意的位置,因此在商品的配置上必须以单项商品来规划,即以商品的单个类别来配置。为了使这些单项商品能引起顾客的注意,应在商品的陈列方法和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