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城乡发展概况

湖北省黄冈市城乡发展概况

ID:5181899

大小:362.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11-27

湖北省黄冈市城乡发展概况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城乡发展概况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城乡发展概况_第3页
湖北省黄冈市城乡发展概况_第4页
湖北省黄冈市城乡发展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城乡发展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省黄冈市城乡发展概况2009.10简介:1995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置黄冈市。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现辖一区(黄州区)、二市(武穴、麻城)、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30.98万。行政区划:黄冈市现辖红安、英山、罗田、浠水、蕲春、黄梅、团风7县,麻城、武穴2市,黄州、龙感湖管理区2区。2000年,进行乡镇撤并后,全市实有乡镇办事处124个,行政村4256个,村民小组39066个。历

2、史文化源远流长活字印刷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哲学家熊十力经济学家王亚南林业专家干铎等革命传统光辉灿烂。军事家李先念、林彪、贺龙徐向前、王树声都是黄冈人。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文化教育: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978所,大中专学校22所普通中学366所,小学3800所。黄冈中学是湖北省重点中学,形成了“严

3、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数、理、化学科全国竞赛成绩一直在全省多列前茅,获奖总人数2800多人,其中国家奖900多人。在国际数、理化奥赛中累计获6金、4银、1铜共计11枚奖牌。旅游资源黄冈是历史文化名城。已形成东坡赤壁旅游区,大别山生态旅游区,四祖、五祖佛教旅游区,红安、麻城革命遗址旅游区经济发展:黄冈一直是个农业大市,2004农业人口为593.91万人,占全市的82%。工业基础薄弱,地方经济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在湖北省处于偏下水平。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68元。1997年定的目

4、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低于2000元,力争58万贫困人口1998年解决温饱问题,2000年基本达到小康。2005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产业比重全国为12.4:47.3:40.3湖北省16.5∶42.8∶40.7黄冈市23.8:45.8:30.4黄冈市农业比重比全省高7.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1.4个百分点。可见,农业经济仍占较大比重,也说明了现代化程度低。从第二产业比重来看比重比全省高出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5个百分点,由此看来工业占比水平并不是很低。再看服务业,比重比全省低10.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1

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太低。对于黄冈经济发展的这些现象,有这样一种说法:“2位国家主席,4位副总理,200多名将军,40万烈士,光荣的革命传统使黄冈名噪国内外,也是730万黄冈人的骄傲与自豪。然而,一些人停留在历史荣耀中,片面向上“等靠要”,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对国家的依赖情结。”也有人调侃:黄冈,是个日、光、水、土资源优势地区,几千年都是“以农为业、以农为本”的传统农区。700多万居民的潜认识是:发展农业是“轻车熟路”,发展工业是“瞎子摸象”,发展服务业是“无处下手”。到2000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

6、5.36亿元(不变价),比去年同期增长11.4%;乡镇企业仍保持了20.1%的增长速度;个体私营企业产值营业额118.1亿元,同比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亿元,同比增长13.1%,比全省高1.1个百分点;外贸出口总额5187万美元,增长43.3%,是全省增幅的8倍,完成财政收入10.02亿元,增长13.4%,比全省高3.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31.7亿元,增长23.1%,比全省高10.4个百分点。总的来说:黄冈市建市10年来,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全市的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

7、富奔小康、农村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部分农民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黄冈现象:在2007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黄冈10个县市区有8家进位,所有县市区都进入Ⅱ类行列。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黄冈工业依然活力十足,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高速增长,居全省前列。针对黄冈工业化和县域经济在短短几年里所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媒体誉之为“黄冈现象”。近年来,黄冈市围绕“一主三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逆

8、势而上,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兴市、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全市经济连年迈大步,逐年上台阶,成为一道后发赶超的独特景观,一个广为关注的经济现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其县域经济发展成为中央、省级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人民日报总结黄冈经济发展成功经验为因“好”得“快”;新华社将黄冈经济逆势发展喻为“危中寻机的‘黄冈密卷’”;光明日报称黄冈由“红土”变变“热土”;经济日报认为黄冈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热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