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危险源快速检测工作探讨(上海总队:陈智明).doc

未知危险源快速检测工作探讨(上海总队:陈智明).doc

ID:51815156

大小:6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6

未知危险源快速检测工作探讨(上海总队:陈智明).doc_第1页
未知危险源快速检测工作探讨(上海总队:陈智明).doc_第2页
未知危险源快速检测工作探讨(上海总队:陈智明).doc_第3页
未知危险源快速检测工作探讨(上海总队:陈智明).doc_第4页
未知危险源快速检测工作探讨(上海总队:陈智明).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未知危险源快速检测工作探讨(上海总队:陈智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未知危险源快速检测工作探讨上海消防总队特勤支队陈智明摘要:对未知危险源实施高效准确的检测是处置该类灾害事故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快速检测的准备工作入手,结合现场侦查和询情结果,对如何利舟快速检测仪器对未知危险源实施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实现在该类现场快速甄别危险源的目标。关键词:未知危险源、快速检测公安消防部队在参与灾害事故救援中,经常会碰到不明物质引起的灾害事故。快速检测和判别引发事故的危险源是科学、高效处理该类事故的关键所在。对不明物质引发的灾害事故开展检测工作,应从检测仪器、检测方案、检测路径和个人防护等多方面因素着手,根据现场表征的情

2、况,认真开展询情侦检工作,综合运用仪器装备,科学合理得出检测结论,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奠定决策基础。本文将从检测的准备工作、现场观察询情和实施快速检测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做好未知危险源快速检测工作做一些探讨。1、快速检测的准备工作1.1选定作业人员。现场快速检测是未知救援工作的第一步,检测结束后还有警戒、处置、洗消等大量工作需要实施,而消防部队核生化专业处置力量人员相对较少,因此救援现场需要合理选择检测人员,科学分配部署兵力。通常检测小组由三人组成,一人为主操作手,其他两人协助做好检测工作。检测主操作手为日常检测员,有着丰富的检测经验,懂得仪器

3、出现故障的情况与排除,能甄别可能使仪器产生干扰物质的种类,并能采取相应处置措施。两名协助员应会熟练操作检测仪器,识别各类危险标志,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日常工作严谨细致。现场快速检测数据通可用两种方式记录,一种是由现场文书在安全区内专门负责记录,另一种是由检测组协助员现场记录。采用现场文书记录方式则由主操作手将现场看到的、检测到的结果通过电台反馈至指挥员和现场文书,现场文书记录统计结果后在报指挥员。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记录详细,指挥员能够及时、快捷了掌握现场情况,便于后续工作展开。采用检测组协助员记录方式能直观的记录询情和检测结果,更能描述现场的

4、实际情况,但穿着防护服对记录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且还需要协助主操作手开展快速检测工作,记录也会相应不全面。1.2做好个人防护。对参与未知危险源事故现场开展检测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通常采用对应事故类型的最高防护级别。即,在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应内着全棉内衣,佩戴空气呼吸器,外着重型防化服;在核与辐射事故现场,应内着防核防化服或简易防化服,外着铅服、铅手套和铅鞋,可采舟过滤式防毒面具,但在由氮气事故现场应佩戴隔绝式防护面具;在生物污染事故现场,可着轻型防化服或隔绝式防化服,采用过滤式防化面具。为确保在检测过程中通信畅通,在做个人防护时,应同时选择

5、好合适的通信器材,通常采用头骨震动耳机与35(M电台联用,并将通信电台内置于防护服内。在个人防护完成后,要检查防护的气密性和电台的通信效果,检测通过后,方可进入待测区域开展检测作业。1.3准备检测装备。针对核、生、化不同类型灾害现场,选用的检测装备也各不相同。在疑似核与辐射事故现场,应选用个人剂量仪、可伸缩式检测仪和表面核辐射沾染检测仪。在疑似生物事件现场,应选舟生物快速检测仪。在其它事故现场,应按化学灾害事故来携带检测仪器,通常携带辐射检测仪、多功能气体检测仪(该检测仪应安装了氧气传感器和可燃气体传感器)、有机挥发性物质检测仪、军事毒剂检

6、测仪和田试纸等,在条件许可的时候还可使用便携式红外光谱检测仪和气质联用检测仪等。进入检测现场前,所携带的检测仪器必需完成开机和标零工作,检测环境本底并做好记录,设定检测仪器报警值,确保检测仪器完好。1.4制定检测方案。检测小组开始作业前,现场指挥与检测小组应制定一个总体检测方案。检测方案中应囊括事故对象的询情、检测路线的设定、重点检测点与观察点、现场取样与送样、信息报送、现场撤离和紧急避险等方案。2、现场询情与观察2.1询问知情人。接到报警后,应立即与报警人取得联系。一是询问可疑物质的本身特征以及其周边异常特征,如可疑物质的颜色、气味、外观

7、包装、形状、大小、数量以及周边人员伤亡情况。二是询问事发现场的客观环境,包括周边建(构)筑物类型与多少、道路交通、地形、河流和风向等。到场后,还要询问知情人或围观人员,再次了解现场情况。1.2观察现场情况。核、生、化危险源对人员的伤害机理各不相同,其表征的现状也各不相同。通常情况下,生物事件都有一定的潜伏期,在事发现场不易出现人员伤亡情况;核与辐射事故现场只射线强度极大时,现场才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情况;在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易出现特殊气味,并容易使人员产生急性中毒和死亡,现场反应比较明显。同时还可以通过观察现场周边动植物来初步判断事故

8、类型,如现场出现大量动物尸体,且周边植物明显枯萎吋,可初步判断为化学灾害事故;再如当现场大量出现同一种或几种生物,且明显多于常规数量时,应加大生物危害的检测。因此,检测人员到场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