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B卷.doc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B卷.doc

ID:51797888

大小:3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5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B卷.doc_第1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B卷.doc_第2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B卷.doc_第3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B卷.doc_第4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B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B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B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科目:古代汉语Ⅰ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总评分人复查人分值15101210152414100得分得分评卷人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15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3.擐甲执兵,固即死也。()4.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5.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6.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7.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幕傅柏、袁昂之为人也。()8.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9.佗之绝技,凡此类也。()10.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11.

2、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1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13.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14.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15.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阿承意,陷主于不义乎?()得分评卷人二、汉字形体分析(每空1分,共10分)1.对下列汉字进行六书分析,如果是形声字请指出它的形旁和声旁。(6分)(1)犬()(2)取()(3)刃()(4)疆()(5)北()(6)徒()2.请分析下列各组字的关系。(4分)(1)牕:窗()(2)州:洲()(3)畔:叛()(4)鸡:鷄()得分评卷人三、指出下列句子特有的语法现象。(每小题2分,共

3、12分)1.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2.姜氏何厌之有?()3.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4.范雎至秦,王庭迎之。()5.驴不胜怒,蹄之。()6.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得分评卷人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说文解字》2.反切法(请结合例子说明。)得分评卷人五、简答题(共15分)1.什么是引申义?考察词的引申义有什么意义?(4分)2.请举例说明汉语词义范围变化的情况。(6分)3.什么是意动用法?它与使动用法有何区别?得分评卷人六、问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什么是使动用法?试举例说明使动用法的不同情况?2.请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的被动表示法。得

4、分评卷人七、标点翻译题(共14分) 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所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1、给上面的话加上标点。(6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这段话。(8分)期末考试试题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科目:古代汉语Ⅰ命题教师:黄高飞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15分

5、)1、自非:除非;2、毙:仆倒,倒下去;3、固:本来;4、使……受辱;5、即:靠近;6、间:暗中;7、颜色:脸色;8、竟:终于,到底;9、凡:大都;10、信:确实;11、资:囤积;12、贰:从属二主;13、盖:大概;14、平旦:天亮;15、宁:难道二、汉字形体分析(每空1分,共10分)1、(1)象形;(2)会意;(3)指事;(4)形声,从土,彊声;(5)会意;(6)形声,从辵,土声。2、(1)异体字;(2)区别字;(3)通假字;(4)繁简字三、指出下列句子特有的语法现象。(每小题2分,共12分)1、使动用法;2、疑问代词宾语提前;3、意动用法;4、名词作状语;5、名词活用为动词;6、代词复指

6、式宾语提前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撰的一本字书,它是我国第一部分析汉字字形的字典,共收录汉字9553个,按照字形结构分为540部,每部设一部首,全书按部首编排,其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以六书理论解释字形、字义、字音及其互相关系,为后世的字典开创了先河。2、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3分)例如:“毛,莫袍切。”“莫”的声母m和“袍”的韵母、声调ao,合起来是mao,就是“毛”的读音。(2分)五、简答题(共15分)1、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7、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2分)考察词的引申义能够整理、把握词义系统,便于把握词与词之间的关系。(2分)2、(1)词义的扩大,例略(2分);(2)词义缩小,例略(2分);词义转移,例略(2分)。3、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2分)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1分)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则是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