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791125
大小:87.2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5
《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的活动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的活动总结 短暂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那么大家知道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的活动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出guo辑的“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的活动总结”,供您参考,请点击出guo()查看。 愉快的寒假生活已经结束,为了让每个少先队员度过一个“安全、充实、健康、文明”的假期,结合慈溪市少工委有关工作要求,xx年的寒假,xx小学少先队大队部为孩子们制定了“践行尚德教育欢度猴年寒假”的活动方案。 开学伊始,孩子们带着微笑,带着寒假的收获回到了春意初显的校园,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寒假答卷”。 这次寒假活动,大队部分四部
2、分要求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 一是开展“尚德”活动,奉献一片爱心,争当“尚德小标兵”。要争当“尚德小标兵”得从三个方面入手,那就是“敬老人,孝父母,爱同伴”。孩子们通过送老人礼物,给老人表演节目,陪老人吃饭等形式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带去了春节的喜气;通过帮助父母劳动,对父母说感谢等形式向父母回报了恩情;通过为同伴制作贺卡、礼物等形式增进了同伴间的友情。这项活动,全校有335名队员参加活动,大队部择优选出了64位“尚德小标兵”。 二是开展实践活动,发扬传统美德。大队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争当“小小践行家”;合理利用压岁钱
3、,争当“小小理财家”;学会当家作主,争当“能干的小管家”;开展环保活动,争当“环保小卫士”。队员们通过照片、写理财经、制作环保作品等形式,认真完成了这项活动。 三是开展读书活动,建设书香家庭。大队部给各个年段推荐了优秀书目,建议全体学生寒假读好书,好读书,争当“小小阅读家”;一到四年级找爸爸读、找妈妈读,争当“书香家庭”;五、六年级读书写感受,争当“未来小作家”。队员们用照片、读后感的形式,充分展现了自己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寒假。 四是增强自护意识,加强安全教育。要求队员们做到绿色上网;欢度春节;注意安全;文明卫生。 这次活
4、动的展现形式除了发各类奖状外,大队部还把各项资料收集起来,制作成手抄报在橱窗展出。最特别的是,大队部还将精美的贺卡、礼物、环保作品等收集起来,进行了一次展览,号召全体队员利用中午时间参观各类优秀作品。队员们在欣赏交流的同时,也得到启发,为下一次的寒暑假活动储备了知识和能力。 这是迈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三个寒假,为了使这个漫长的寒假过得充实,为了对这三年来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作一个除期末考试以外的另一个侧面的检验,所以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学生的我,在这个暑期中进行了一次家教实践活动。现将该次实践报告的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实践对象
5、:石家庄市裕华西路小学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差); 实践目的:对该生一年级所学知识作全面复习、巩固、提高,使其对即将学习的二年级的知识作初步了解; 实践过程: 在整个过程的起初的两三天里,我并未贸然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活动。我首先翻阅了该生一学期的作业及考试试卷,又向其家长了解了一些情况,我对该生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掌握:由于父母工作较忙,家长管理较少,造成学习上的长期松懈,基础较差,具体表现有:20以内的加减法不能准确而迅速的算出;对拼音字母的识记和正确拼写有困难; 针对上述情况,我为该生制定了一个“夯实基椽逐
6、步提高—超前学习”分三步走的辅导计划: 第一阶段“夯实基幢: 20以内的加减运算我出了几组专题训练让其练习: 例:相同的和:1+4=1+5=1+19= 2+3=2+4=2+18= 4+1=3+3=……3+17= 3+2=4+2=4+16= 相同的差:(略) 加减并行:1+2=8+7= 3-1=……15-7=…… 3-2=15-8= 通过大概一周(一周五天,每天两小时。)的练习后,该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我认为这一阶段的教学没有多少方法和技巧的讲究,关键
7、在于熟练程度,即所谓“熟能生巧”。所以在这两周时间里,我保证每天都有足量的书面习题让其练习,并随时以口算的方式进行考察来加深印象、巩固效果。 而在“拼音”方面,对于“字母的识记”,据我观察,该生属于“场依存型”——借用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在课本所列出的声母表、韵母表、整体音节表中,按照顺序让其认读能够基本正确,然而一旦将顺序或单个提取,该生就很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甚至不能认读。这种情况在识记复韵母时表现得犹为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方法是: “逐渐缩小其所依存的‘朝”和“变换依存的‘朝”,我按照“形相近”和“易混淆”的原则对
8、复韵母又作了划分: aiaoanangenengeiieiuuiining…… aiaoanangeierenengiuieininguiun…… 在教其在这种方式下反复认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