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757389
大小:98.0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5
《家访活动总结范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家访活动总结范文 家访活动总结自从全省教育系统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以来,我校积极响应,严密组织,广大教师本着“为学生成长负责、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学生一生奠基”的宗旨,通过登门访问、电话沟通等方式,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为建立密切、融洽、信赖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为切实巩固成果,把活动传承好,并逐步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及时对这项活动进行了阶段性总结。 一.通过教师的总结反馈,家长的意见回馈,社会对此事的反响,学校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现总结如下 1、高度重视家访工作。 为顺利开展了家
2、访活动,学校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发放了家访情况反馈记录表,教师假期要走访学生家庭。 让每一位教师充分认识到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联系家长、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和自觉行为。 各班班主任,对班级学生都作了具体分析,事先确定了家访对象,改变了以往只走有问题学生家里的做法,如确定家访对象时,就是围绕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取得更好成绩为目的。 2、以家访促家教,用耐心换诚心。 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计划地进家访,在家访时要求教师做到“两不”和“三要”。 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 要有针对性;要主动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联系;要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 家访时,
3、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 这样的家访没有了抵触与推诿,避免了以往家长、学生一听老师要来家访就认为是来“告状”的心态。 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家访成了相互交流、互通信息的最好一种形式。 教师们用自己的耐心、诚心,换来了家长对教师、学校的诚心。 3、重点家访“两困生”“学困生”和“家庭贫困生”。 每个学期学校对各班的“两困生”都进行排队摸底,确定每位教师必须家访的对象。 教师们放弃寒假的休息,冒着严寒,对特困生家庭挨家挨户地进行家访。 每到一家,老师们都详细地向家长询问了家
4、庭经济收入、身体状况、了解困难的具体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表示学校将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部分困难,使他们的子女顺利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把学校大家庭的集体温暖送到特困生家庭成员的心坎上。 并开展师生爱心结对活动,为“两困生”捐赠学习用品,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比如关王小学每一位教师都和一名以上贫困学生“一对一”结队帮助,为他们捐赠书包等学习用品,专门上门了解家庭的困难等。 家长被老师们的爱心所感动,表示要教育自己的子女,好好读书、学好本领,长大以后报效社会、报效祖国。 二、这次访问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使家长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政策、教育情况以及为提高质量所采取的
5、措施。 2、家校之间加强了沟通,形成了共识。 3、学校和教师形象有了新的提升。 所到之处学生家长热情接待,对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家访表示感谢。 家长对于我校提出了以下问题,简要概括为 1、应进一步对后进生的补缺。 2、望学校多培养孩子动手能力。 3、要关注学生平时学习。 4、作业量小,检查批阅不及时。 总的来说,此次家访在促进家校共建的同时,也有力地增进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必要沟通。 架起了一座以“促生成长”为基点的友谊桥梁。 三、工作反思本次家访总体效果不错,但还存在不足。 1.准备不充分。 2.缺乏经验对家长的一些无理意见,无法应对。 3.家访时间短,面不广。 4.以
6、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以便让家长更好的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5.应该进行阶段性家访,这样可以增大家访力度。 6.家长的宣传才是最好的宣传(一)家访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 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类似的情况很多。 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 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
7、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第三,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 如果不能这样,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着不够关心孩子。 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