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747013
大小:2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超低频耐压试验装置如何操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超低频耐压试验装置如何操作MSVLF-80/1.10.1Hz超低频耐压试验装置接合了现代数字变频技术,采用微机控制,升压、降压、测量、保护完全自动化。由于全电子化,所以体积小重量轻、大屏幕液晶显示,清晰直观、且能显示输出波形、打印试验报告。克服了机械式的办法进行调制和解调产生超低频信号而导致的不足之处:正弦波波形不标准,测量误差大,高压部分有火花放电,设备笨重,设备的整体功耗较大。MSVLF-80/1.10.1Hz超低频耐压试验装置如何操作?一、连线方法串联式结构是我公司在原单体式结构的基础上改进的新产品,使体积和重量都减小了,且一机多用。单联时额定输出电压30KV;串联时额定输出电压80KV
2、。(1)单联连线方法:对于额定电压小于或等于50kV的超低频、或串联结构中单独使用第I级升压器(开机后,在参数设置栏中将连接方式设为“单联”)时,连接线方式如下图。(2)串联式联线方法:额定电压大于50kV的超低频采用串联结构(两台升压器串联),串联连线方式如下图。开机后,在参数设置栏中将连接方式设为“串联”。图4 (连线图)二、操作程序1、开机、关机、复位。按上述方法连好所有线路之后,就可以将电源开关打开。仪器在微机上电复位下,自动进入如图5所示的设置参数界面。在进行连线、拆线、或暂不使用仪器时,应将电源关掉。电源插座上装有保险管。若开机屏幕无显示,应先检查保险管是否熔断。大小应按表1提供的
3、数据更换。2、设置限定参数 图5在图5所示的设置参数界面上,可根据试验的需要设定好输出频率、试验时间、试验电压、高压侧的过流保护值、过压保护值。修改方法如下:点击“选择”键,可在参数之间循环移动光标。被选中的参数可用“改数”键按递增的方式循环修改之:★频率有三种选择:0.1、0.05、0.02。单位为Hz。★定时修改范围:0~99分。它规定了试验时间的长短。单位为分钟。★试验电压范围为0至额定值,单位为kV。它规定了我们所要升至的试验电压。仪器升至这个设定电压值时,就不再升压,并保持在这个峰值下进行等幅的正弦波输出。★电流保护值设定范围为0至额定值,单位为mA。它规定了通过试品的电流
4、上限值,当电流超过此设定时,仪器自动切断输出。★电压保护值设定范围为0至额定值,单位为kV。它规定了通过试品的电压上限值,当电压超过此设定时,仪器自动切断输出。以上电压、电流、仪器显示的测量数据均为峰值。3、待命界面点击“返回”键,仪器进入图6所示的升压待命界面。图6 图7待命界面提供如下三种功能:点击“升压”键,仪器进入自动升压程序。点击“设限”键,仪器返回至图5所示的设限子界面,以便重新修改参数。点击“查看”键,查看最近九次的试验数据。4、自动升压按图6点击升压键后,仪器在电脑的控制下,按如下流程进行升压试验: 自检→升压→等幅输出→停机若出现图7所示
5、的提示信息:“未接负载”,表示未接升压体或未接容性试品或仪器有故障。 图8图9自检成功后,仪器自动进入升压状态,如图8。仪器将用若干个周期的时间将电压升至设定值。在升压过程中,若想暂停升压,可点击图8中的“暂停”键,仪器将进行等幅输出,同时此键自动变为“升压”键。若想继续升压,可点击此键,仪器将继续升压,直至设定电压为止。这两种功能可反复交替进行。点击“计时”键,仪器开始计时,也可等到电压升至设定值后,仪器自动开始计时。点击“停机”键仪器停止高压输出,并对试品进行自动放电。5、电压微调电压升到设定值后出现图9所示界面。若输出电压不满足要求,可点击“微升”或“微降”键来调整电压。每点击一次之后
6、,应至少观察一个周期再作调整,直到满意为止。6、停机本仪器提供两种停机方式: ★定时停机:当计时达到设定时间,仪器自动停机。★手动停机:点击“停机”键可停机。这两种停机方式为正常停机。停机后出现图10所示的“试验通过”提示界面。一般电流未出现异常情况、试品未有放电现象或出现过流保护,就可认为试验通过。 图10★另外还有两种非正常停机:过压保护停机、过流保护停机。停机后出现图11,图12所示的提示界面。起动停机指令后,仪器自动切断输出,再执行数据历史保存,并进入相应的提示界面。 图11图127、打印根据图10的提示点击“打印”键,可将显示器上的本次数据打印成试验
7、报告。在查看历史数据状态下,点击“打印”键,可打印屏幕上显示的那一次历史数据。8、查看历史数据凡是通过了定时停机、点击“停机”键进行的停机、过压保护停机、以及过流保护停机的数据仪器自动将其保存为历史数据。最多能保存九次测量的数据,九次以前的将自动删除。点击图6中的“查看”键,可查看最近九次试验的历史数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