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过程 (2).pptx

光合作用的过程 (2).pptx

ID:51686024

大小:1.52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1-26

光合作用的过程 (2).pptx_第1页
光合作用的过程 (2).pptx_第2页
光合作用的过程 (2).pptx_第3页
光合作用的过程 (2).pptx_第4页
光合作用的过程 (2).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合作用的过程 (2).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你听说过光合作用的汽车吗,它可能实现吗?走进世博概念车——叶子让我们一同解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发现内容发现年代公元前3世纪植物生长所需物质来自土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H2O(比利时:海尔蒙特)1629年植物可以更新空气(英国:普里斯特利)1771年植物更新空气需要光照(荷兰:英格豪斯)1773年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瑞士:塞尼比尔)1782年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德国:萨克斯)1864年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美国:恩格尔曼)1880年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H2O(美国

2、:鲁宾和卡门)1923年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学习目标●说出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总反应式;●了解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体会科学研究过程的艰辛。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植物生长在土壤中,植物体是由“土壤汁”构成的。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假设: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源于土壤图A图B图D17世纪海尔蒙特(比利时)柳树实验实验前实验后变化土壤干重90.800kg90.743kg-0.057kg柳树2.25kg76.70kg+74.75kg图C结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主要来自于水,而不是土壤。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莱的实验,却得到相

3、反的结果,为什么?普利斯特莱(1771年)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又有何新发现?甲乙结论:植物体只有在光下、植物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1779年,英格豪斯重复实验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通过500多次实验,得出结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到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O2,吸收的是CO2。光能化学能储存在什么物质中?1845年,梅耶(德国)1864年,萨克斯实验:结论: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1、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2、进行对照1、为什么对叶片

4、先进行暗处理?2、为什么让叶片的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呢?1880年恩格尔曼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将水绵(丝状绿藻)和好氧菌制成临时装片1897年法国佩弗光合作用尝试描述光合作用的概念并构建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模型。场所条件反应物生成物知识生成光合作用过程反应式原料条件产物CO2+H2O(CH2O)+O2光能叶绿体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场所请小组讨论完成探究实验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源于H2O还是CO2?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源于H2O探究

5、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用18O2分别标记H2O和CO2,然后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18O和CO2;第二组向植物提供H2O和18CO2,检测两组氧气的放射性18O标记的物质不同O2中是否含有放射性温度、光照、植物的生长状态等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探究课题:设计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CO2H218O?C18O2H2O?预测1:第一组为O2,第二组为18O2,来自H2O;预测2:第一组为18O2,第二组为O2,来自CO2;预测3:两组既有18O2、也有O2,来自两者。第一组第二组同位素标记法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

6、气全部来自水他用14C标记的CO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卡尔文循环1946年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人的实验14CO214C3(14CH2O)供选用的试剂:NaOH溶液、清水、酒精、碘液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实验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及有关注意事项。供选用的材料与器材数量不限。设计实验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你来设计:暗处理48小时实验组对照组NaOH溶液清水清水实验组对照组碘液碘液酒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