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676883
大小:6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14
《建筑材料复习提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材料的孔隙状况有_____、______、_____三个指标说明。2、当湿润角a小于等于90°的为______材料,当a大于90°_____材料.3、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有C3S和。______、_______、_______。4、凡水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5、混凝土四种基本组成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立方体抗压强度以边长为_____
2、__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_____d所测量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7、减水剂的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8、钢材按化学成分来分有________钢和_______钢。9、屋面的防水做法可分为________防水和__________防水。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体积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2、导热系数如小于0.25w/(m•k)的材料为绝热材料。()3、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陈伏”时间是1周以上。()4、水泥的凝结硬
3、化分初凝和终凝。()5、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可增强水泥石的防腐蚀的能力。()6、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7、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0mm。()8、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9、钢材的化学成分中,S、P、O为有害元素。()10、钢材通过冷加工,可以提高屈服强度、节约钢材。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强度:2、外加剂:3、和易性:四、改错题(共25分)1、什么叫水泥的体积安全性?不良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8分)2、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是什
4、么?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8分)3、评价钢材技术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9分)五、计算题(10分)已知某混凝土的实验配合比1:2.31:4.29,1m3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为320Kg,水灰之比为0.60,砂的含水率为3%,石子的含水率为2%。求1m3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和各种材料的用量。建筑材料答案一、填空题1、孔隙率、孔隙直径、孔隙大小2、亲水、憎水3、C2S、C3A、C4AF4、初凝时间、氧化镁、三氧化溜、体积安定性5、水、水泥、砂、石子6、150*150*150、287、增大流动性、提高
5、强度、节约水泥8、低炭素结构、合金9、刚性、柔性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名词解释1、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抵抗破坏力的能力。2、在混凝土加入除胶凝材料,组细骨料和水以外的掺量不大于5%能按要求明显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3、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便于施工操作,能够获得结构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四、改错题1、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适当的性质称为水泥的体积安全性。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会使水泥制品或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
6、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2、影响因素有:a水泥,水,外加剂,骨料b环境条件,温度,湿度,风速c时间措施:a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减加水泥的用量b通过实验使用合理的砂率c改变沙或石子的连续级配d改变砂和石子的粒径e掺外加剂f具体的环境条件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3、主要性能:力学性能、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硬度、工艺性能、冷弯性能、可焊性、耐久性、冷拉性能五、计算题解:施工配合比(1)x(1+Wx):y(1+Wy)=1:2.31(1+0.03):4.29(1+0.02)=1:2.38:4.38
7、,按施工配合比及每立方米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水泥:mc=320Kg砂:ms=320*2.38=761.6Kg石子:mg=320*4.38=1401.6Kg水:320*0.60—2.31*320*0.03—4.29*320*0.02=192—22.176—27.456=142.368Kg由上述可得:水泥320Kg水142.37Kg砂761.6Kg石子1401.6Kg施工配合比为:1:2.38:4.381:某工地所用卵石材料的密度为2.65g/立方厘米、表观密度为2.61g/立方厘米、堆积密度为16
8、80kg/立方厘米,计算此石子的孔隙率与空隙率? 2:某干砂500g的筛分结果如下表。试计算该砂的细度模数并评定其级别 筛孔尺寸(mm)4.75 236 1.18 0.60 0.30 筛余量(g)5 100 150 145 80孔隙率:p=(1-(2610/2650))*100%=1.5%空隙率:p'=(1-(168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