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汉字的演变.doc

简介汉字的演变.doc

ID:51637415

大小:55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4

简介汉字的演变.doc_第1页
简介汉字的演变.doc_第2页
简介汉字的演变.doc_第3页
简介汉字的演变.doc_第4页
简介汉字的演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介汉字的演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简介汉字的演变一甲骨文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材料就是甲骨文。所谓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公元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的小屯村发现了甲骨文。根据考古证明,小屯村附近就是殷王朝的首都。经过80年的不断挖掘,获得有文字的甲骨大约有十六七万片。在考古学家的长期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对3500多甲骨文字,已经考释出2000个左右,不认识字的多为人名,地名,族名等。奴隶时代的殷王朝是非常崇拜神的,每逢一事,总要问卜。从已发现的甲骨文可知,甲骨文主要是殷王室刻在卜用过的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

2、“卜辞”。甲骨卜辞中所用的字是有限的,有一些字可以肯定说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了。可是因为卜辞中没有用到,所以它至今没有问世。甘字,象形体,口中加一点,表示在舌头上感觉到甜的地方。 二)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古代人称铜为“吉金”,故称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铜器中以钟和鼎较著名,因此金文又叫“铜鼎文”另外还有“铜器铭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识”等名称。周代文化相较殷代的文化更繁荣,典籍极为丰富,周人不像殷人那样相信鬼神,所以甲骨文也让位于金文。金文,殷代末期也有,但毕竟很少。所以金文主要还是指周朝青铜铭文。周代不仅铭器的数量多,而且铭器上的字数也多。比如,西周和二个帝王成

3、王诵时的《令彝》有187个字,西周第三个帝王康王钊时的《大孟鼎》有291个字,西周第十二个帝王宣王靖时的《毛公鼎》有499个字,这样的洋洋大观在殷代的遗存里未曾见过。在西周时期,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对这种器皿,不容许大臣有铸造权。可是到了东周,诸候称霸力政,青铜器物可以任意铸造,而王室之器倒是几乎绝迹了。从字形上看,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战国的时候,南方吴、越、楚等国的文字还增加了不少类似鸟虫的装饰成分,这就是所谓的“鸟虫书”、“缪篆”,比如“楚”“王”等字。(关于缪篆,多有争议,改天有空再研究下,哈哈)从内容上看,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是记载这件器物为谁所有,有的记载战功、

4、祭祀以及受王的赏赐等。从形体上看,金文是承甲骨文而发展起来的。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些。其特点主要有三:(1)曲笔较多,线条粗而自然,字形趋向工整。(2)金文一般都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字形显得浑厚质朴,不过到了周朝末年便趋向流利秀拔。(3)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楚(金文)篆书,对于篆书这个名称,历来都有争论,郭沫若先生说,篆者,掾也;掾者,官也。这就是说,篆书就是掾书,掾书就是官书。在秦始皇时代,官事颇多,官书浩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石”是一百二十斤,可见秦始皇一天要过目12

5、0斤用竹木简写成的官文书。这些“官书”就是“篆书”。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直到汉代的隶书出现以后,才把以前施于官掾的文书叫做篆书。所以篆书是对隶书而言的。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1)大篆,许慎说:“宣王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班固也说,“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其六篇矣。”这些说法比较可靠,因为宣王是周朝的中兴之王,他在位的四十六年,做到“内俢政事,外攘夷狄”。所以当时有对文字进行整理和统一的良好条件。大篆的真迹就是“石鼓文”。其内容是记载田猎之事,并且是用韵文写成的。从字形上看与殷周古文不同,而与小篆倒是很接近。大篆的特点:1、线条化达到了完成的程度,线

6、条均匀而柔婉。2、结构比较整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3、同一个器物上的异体字几乎没有。4、笔画较繁,书写不够方便。《说文解字》根据残存九篇大篆,收进了223个“籀文”(即大篆),这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大篆的重要资料。(大篆字体改天补上,注,“掾”字,发音为院)  篆书〈2〉小篆春秋战国时,各国的文字形体大小不一样,这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有关,形成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许慎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叙》)这段话是说

7、,秦统一了中国后统一了文字。小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成的。这些看法很有道理。但决不能说小篆出自李斯一人之和手,他很有可能主持过文字的统一工作。大篆变为小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1)形变(2)伪变(3)省变(图片回来补上)在以上三种变化方式中以省改为主,这是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规律的。《说文解字》是典型的小篆体,线条规整,书写美观。另《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之罘刻石》、《峄山刻石》等,相传都是李斯的手笔。     隶书。在秦朝初年,官书都是用小篆书写,而在民间通行的却是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