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流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ppt

红水河流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ppt

ID:51628914

大小:2.52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26

红水河流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ppt_第1页
红水河流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ppt_第2页
红水河流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ppt_第3页
红水河流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ppt_第4页
红水河流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水河流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池市红水河流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河池三高红水河是我国第三大河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红水河上游是南盘江,源头从云贵高原的乌蒙山脉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水洞涌出,在贵州望谟县蔗香村与北盘江汇合,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即为红水河。红水河全长659公里。其流域面积6.32万平方公里,约占广西总面积的37.4%。红水河自西向东横穿广西中部,河面狭窄,河床深切,一路飞崖,汇珠江,归南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千百万年,奔流不息。红水河是一条红色的河。红水河因洪水期河水呈红色而得名。每年汛期,红水河江水混浊,水中含沙量大增。据水文站实测

2、悬移质资料,天鹅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0.834公斤,多年平均输沙量4560万吨。下游来宾迁江站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672公斤,多年平均输沙量4830万吨。而红水河与柳江汇合后的黔江武宣站,多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401公斤,多年平均输沙量5140万吨。含沙量自上游向下游逐步减少,可见,红水河的上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一、红水河流域概况1.广西的地理位置。1、位于中国的华南地区;2、地处低纬度亚热带地区;3、东临广东,北接湖南、贵州,西邻云南,南为北部湾海域,与越南接壤,跟海南隔海相望。2.简述广西的气候类型和气候

3、特征。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二、红水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3.简析红水河流域的地形特征。1、西北高东南低;2、西北为山地高原,东南为低山丘陵;3、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三、河流特点:水系特征1、流向2、流程3、水系形状4、流域面积5、河网密度(支流数量)6、河道状况(弯曲、地上河、落差、峡谷分布)水文特征1、径流量2、河流水位季节变化3、汛期4、含沙量5、有无结冰期6、水能蕴藏量7、航运价值4.红水河的水系特征:1、自西北流向东南2、流程长3、树枝状水系4、流域面积大5、河网密度小,

4、干支流多6、河流较弯曲7、峡谷分布多,落差大5.水文特征:1、流量大2、水位季节变化大3、有夏汛,汛期为4月到10月份4、含沙量小5、无结冰期6、水能丰富7、航运价值低四、红水河资源状况1、水能资源丰富2、渔业资源丰富3、矿产资源丰富4、旅游资源丰富6.简述龙滩水电站建设的区位条件1、年降水量丰富,流域面积广,河流流量大;2、水电站所在区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3、水电站距离工矿区近,对电力需求量大;4、距珠三角近,城市众多,人口稠密,生活电力需求量大。7.简述红水河第一湾的成因。红水河水量大,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下

5、切和溯源浸蚀的作用形成(流水侵蚀和切割作用形成)。8.简述龙滩、岩滩库区鱼类生长的自然条件。1、纬度低,水温高,鱼类生长快;2、无结冰期,鱼类存活率偏高;3、库区湖面广阔,为鱼类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4、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5、溪河汇入,带来营养盐类,湖中浮游生物繁盛,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9.简述河池发展有色金属的优势条件。1、河池有丰富有色金属矿,接近原料产地;2、龙滩、岩滩可以提供丰富动力;3、有铁路、公路经过,交通便利;4、水源充足;5、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6、劳动力

6、丰富,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工人;7、有国家政策的支持。10.指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2、旅游资源类型齐全;3、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11.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游客到该区旅游,请解释原因。1、巴马旅游资源质量高,吸引游客来旅游;2、巴马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接待能力强。12.分析巴马成为饮用水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1、接近水源地;2、生活品质的提高,国内市场需求大;3、陆运交通便利;4、劳动力丰富;5、基础设施完善;6、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7、有政府政策的支持。1

7、3.说明与饮用水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巴马集聚的原因。1、接近水源地,交通便利;2、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3、有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14.说明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对河池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1、完善基础设施;2、带动相关产业集聚;3、促进当地商业服务业的发展;4、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15.针对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1、合理规划旅游区;2、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3、文明养生,保护生态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