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多媒体全套课件教学作者刘玉海 12-2.ppt

仪器分析多媒体全套课件教学作者刘玉海 12-2.ppt

ID:51628198

大小:228.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3-26

仪器分析多媒体全套课件教学作者刘玉海 12-2.ppt_第1页
仪器分析多媒体全套课件教学作者刘玉海 12-2.ppt_第2页
仪器分析多媒体全套课件教学作者刘玉海 12-2.ppt_第3页
仪器分析多媒体全套课件教学作者刘玉海 12-2.ppt_第4页
仪器分析多媒体全套课件教学作者刘玉海 12-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多媒体全套课件教学作者刘玉海 12-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4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根据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及范氏理论,可指导选择色谱分离的操作条件。1.柱长的选择固然增加柱长可使理论塔板数增大,但同时使峰宽加大,分析时间延长。因此,填充柱的柱长要选择适当。过长的柱子,总分离效能也不一定高。一般情况下,柱长选择以使组分能完全分离,分离度达到所期望的值为准。具体方法是选择一根极性适宜,任意长度的色谱柱,测定两组分的分离度,然后根据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确定柱长是否适宜。分离度:相临两组分间峰顶间距离是峰底宽平均值的几倍 (衡量色谱分离条件优劣的参数)讨论:[例12.3]在一根1m

2、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0.68,要使它们完全分离以(R=1.5),则柱长应为多少? 解根据式(18-43),有即在其他操作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色谱柱长要选择5m左右才能使分离度达R=1.5,组分达到完全分离。2.载气及其流速的选择曲线的最低点,塔板高度H最小,柱效最高,其相应的流速是最佳流速.从图19-12可知,当u较小时,分子扩散项B/u是影响板高的主要因素,此时,宜选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N2,Ar),以使组分在载气中有较小的扩散系数。当u较大时,传质阻力项Cu起主导作用,宜选择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载气(H2

3、,He),使组分有较大的扩散系数,减小传质阻力,提高柱效。当然,载气的选择还要考虑与检测器相适应。分析方法色谱3.柱温的选择柱温是一个重要的操作参数,直接影响分离效能和分析速度。提高柱温可使气相、液相传质速率加快,有利于降低塔板高度,改善柱效一但增加柱温同时又加剧纵向扩散,从而导致柱效下降。另外,为了改善分离,提高选择性,往往希望柱温较低,这又增长了分析时间。因此,选择柱温要兼顾几方面的因素。一般原则是:在使最难分离的组分有尽可能好的分离前提下,采取适当低的柱温,但以保留时间适宜,峰形不拖尾为度。具体操作条件的选择应根据

4、实际情况而定。另外,柱温的选择还应考虑固定液的使用温度,柱温不能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否则固定液挥发流失,对分离不利。对于宽沸程的多组分混合物,可采用程序升温法,即在分析过程中按一定速度提高柱温,在程序开始时,柱温较低,低沸点的组分得到分离,中等沸点的组分移动很慢,高沸点的组分还停留于柱口附近;随着温度上升,组分由低沸点到高沸点依次分离出来。图19-13是正构烷烃恒温和程序升温色谱图比较。由图19-13不难看出,采用程序升温后不仅改善分离,而且可以缩短分析时间,得到的峰形也很理想。4.载体粒度及筛分范围的选择载体的粒

5、度愈小,填装愈均匀,柱效就愈高。但粒度也不能太小。否则,阻力压也急剧增大。一般粒度直径为柱内径的1/20~l/25为宜。在高压液相色谱中,可采用极细粒度,直径在μm数量级。5.进样量的选择在实际分析中最大允许进样量应控制在使半峰定基本不变,而峰高与进样量成线性关系。如果超过最大允许进样量,线性关系遭破坏。一般说来,色谱柱越粗、越长,固定液含量越高,容许进样量越大。12.5定性分析气相色谱分析对象是在气化室温度下能成为气态的物质。除少数外,大多数物质在分析前都需要预处理。例如,样品中含有大量的水,乙醇或被强烈吸附的物质,可

6、导致色谱柱性能变坏。一些非挥发性物质进入色谱柱,本身还会逐渐降解,造成严重噪声。还有些物质,如有机酸,极性很强,挥发性很低,热稳定性差。必须先进行化学处理,才能进行色谱分析。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分离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组分的混合物,这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色谱法定性分析主要依据是保留值,所以需要标准样品。而且单靠色谱法对每个组分进行鉴定,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气相色谱与质谱、光谱等联用,既充分利用色谱的高效分离能力。又利用了质谱、光谱的高鉴别能力,加上运用计算机对数据的快

7、速处理和检索,为未知物的定性分析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1.用已知纯物质对照定性这是气相色谱定性分析中最方便,最可靠的方法。图19-14是进行对照定性的示意图。这个方法基于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保留时间是一定值的原理。如果未知样品。较复杂,可采用在未知混合物中加入已知物,通过未知物中哪个峰增大,来确定未知物中成分。2.用经验规律和文献值进行定性分析当没有待测组分的纯标准样时,可用文献值定性,或用气相色谱中的经验规律定性。(l)碳数规律大量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同系物的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与分子中碳,原子数成线性关系,即

8、式中A1和C1是常数,n为分子中的碳原子数(n≥3)。该式说明,如果知道某一同系物中两个或更多组分的调整保留值,则可根据上式推知同系物中其它组分的调整保留值(2)沸点规律同族具有相同碳数碳链的异构体化合物,其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和它们的沸点呈线性关系,即式中A2和C2均为常数,Tb为组分的沸点(K)。由此可见,根据同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