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1113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

煤矿1113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

ID:51606139

大小:1.31 MB

页数:134页

时间:2020-03-14

煤矿1113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_第1页
煤矿1113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_第2页
煤矿1113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_第3页
煤矿1113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_第4页
煤矿1113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1113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录第一章概况1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第二节煤层1第三节煤层顶底板1第四节地质构造1第五节水文地质2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2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2第八节编制依据3第二章采煤方法5第一节巷道布置5第二节采煤工艺5第三节设备布置10第三章顶板管理17第一节支护设计17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19第三节运、回顺超前、端头及切顶线顶板控制22第四节矿压观测25第四章生产系统27第一节运输系统27第二节一通三防与监测监控33第三节排水系统51第四节供电系统54第五节通讯、语音、照明、信号系

2、统83第六节安全避险“六大系统”83第五章劳动组织及循环图表85第一节劳动组织85第二节作业循环87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8第六章工程质量及煤质管理89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92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一节一般规定92第二节顶板管理93第三节防治水96第四节“一通三防”和监测监控96第五节运输101第六节机电设备管理111第七节其它122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和避灾线路127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一、工作面位置和范围

3、:1113工作面位于一采区西翼,该面东为一采区下山保护煤柱;南为1111工作面采空区;西为采区边界保护煤柱;北为设计的1115工作面未开采区。1113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为:+939m~+952m,可采走向长为:1729m,倾向长为:150m,可采面积为:259350m²。二、井上下对照关系:1113工作面相对应地面标高为:+1290m~+1440m,地面均为山体,回采可能对山体造成塌陷影响。第二节煤层1113工作面开采煤层为侏罗系延安组4-1、4-2煤层,根据工作面两道揭露情况,预计该面4-1、4-2煤层间夹矸厚度为0.2m~

4、1.5m。4-1煤层厚度为4.8~5.2m,平均厚度5m,夹矸岩性为泥岩。4-2煤层厚度为4.6~5.0m,平均厚度为4.8m。煤层走向为NE80°~110°,倾向为:WS70°~100°,煤层倾角0°~5°,平均倾角为2°,煤层结构简单、稳定。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煤层直接顶以泥岩和粉砂岩为主,局部含砂岩,厚度不均(0.9~2.0m),平均厚度1.5m;老顶以中粒砂岩为主,局部含砂岩,厚度不均(4.5~12.0m),平均厚度8.1m;煤层直接底以炭质泥岩为主,厚度不均(0.9~2.0m),平均厚度1.3m;老底以碳质泥岩为主,局部

5、含粉砂岩,厚度不均(1.5~3.9m),平均2.2m。第四节地质构造1113工作面位于xx向斜底部,该面整体为一单斜构造,根据揭露情况该面构造简单。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五节水文地质1113工作面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间接充水含水层为洛河砂岩含水层。根据已回采的1105、1107、1109、1111工作面情况,预计1113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将导通洛河砂岩水(回采400m~800m之间),导通洛河砂岩水后预计正常涌水量为150m³/h,最大涌水量为260m³/h。回采前建立完

6、善的排水系统。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1、瓦斯:根据相邻的采区及周边矿区提供的资料,预计1113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与1111工作面相近,(最大绝对涌出量为:2.0m³/min,相对涌出量为:0.86m³/t),为瓦斯矿井。2、地温:平均地温为20.6°,无热害。3、地压:顶底板的强度指数平均值均小于20Mpa,为软弱岩层,易出现底鼓现象。4、煤尘: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尘爆炸指数40.7%,火焰长度400mm,抑制煤尘爆炸的最低岩粉量90%。5、煤的自然发火情况: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属容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3~6个月,最短2

7、4天。6、硬度:普氏硬度,煤f=3;夹矸f=4;直接顶f=3;直接底f=4。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1、工业储量:Q工=L走向长×L面长×h采高×u容重=1729×150×9.8×1.42=360.9万吨2、可采储量:Q可采量=Q机采+Q放顶=L走向长×L面长×h采高×u容重×95%+L走向长×L面长×h采高×u容重×70%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729×150×3.0×1.42×95%+1694×(150-7×1.5)×5×1.42×70%=104.96万吨+117.45万吨=222.4

8、万吨3、生产能力计算如下:循环产量:Q循环=Q一刀+Q一放=0.6×3.0×150×1.42×95%+0.6×5×(150-7×1.5)×1.42×70%=364+416=780吨Q日采量=Q日机采+Q日放顶=5×0.6×3.0×150×1.42×95%+5×0.6×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