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味心理学.ppt

重口味心理学.ppt

ID:51597712

大小:2.71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25

重口味心理学.ppt_第1页
重口味心理学.ppt_第2页
重口味心理学.ppt_第3页
重口味心理学.ppt_第4页
重口味心理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口味心理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口味心理学稀奇古怪的特定对象恐惧性别认定障碍多重人格分裂社交恐惧症恋物癖强迫症没来由的怕——稀奇古怪的特定对象恐惧幽闭空间恐惧症(电梯、地铁),对身体损害的恐惧症(如流血、打针、治牙),动物恐惧症(特别是对狗、蛇、老鼠和昆虫),尖锋恐惧(锋利尖锐的物体,小刀等),切割恐惧(割破,抓破,划伤),男性恐惧(男人,或与男人发生性关系),无限恐惧(无穷大),接触恐惧(身体接触,被触摸),废墟恐惧(废墟)……密集恐惧症密集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它的普遍性很高,主要症状是对密集排列的相对小的事物很敏感,如:池塘里的青蛙卵,蜂巢,密密麻麻的小点等。深海恐惧症

2、“深海恐惧症”就是恐惧症的一种,同样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总的来说与患者过去的恐惧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这样的恐惧症患者往往是因为害怕无法逃离所处的情况而感到恐惧。患有恐惧症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患者明知自己的恐惧与焦虑是过分的、没有必要的、不合理的,但却无法控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内心有痛苦感。恐惧发作时往往伴随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恋物癖有多少物体就有多少个特殊情结广义的恋物癖所恋的对象不仅仅包括异性穿戴的那些无生命的物品,而且还包括异性身体的某一部分。通过接触身体的某一部位获得性满足,恋物癖者以男性为多。他们对异性本身或异性的性器官没有

3、兴趣,而把兴趣集中在女性的内衣、内裤、内衣、头巾、衣服或异性的头发、手、足、臀部等部位来取代正常的性活动以激起性兴奋。如何预防孩子出现"恋物癖"1.处理好恋母情结的转化对于恋物癖等性偏好障碍的防治要从幼儿开始,尤其是处理好3~5岁时幼儿恋母情结的转化。比如母亲一方面不要过于溺爱男孩,另外在孩子面前强化对父亲优良品质的认可,否则如果过度溺爱而又在面前指责孩子父亲的不是,会阻碍男孩将对母亲的依恋转换为对父亲的认同。如何预防孩子出现"恋物癖"2.避免不良的性刺激母亲在男孩3岁以后不宜与他同床共眠,不要在孩子面前穿着内衣,不要玩弄男孩的性器官,夫妻亲密行

4、为尤其是性生活要避免让孩子看到。如何预防孩子出现"恋物癖"3.及时正确的性教育在不同年龄阶段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及时正确的性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消除对异性的过分神秘感。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甚至早恋不要一味地打压而要合理地引导。如何预防孩子出现"恋物癖"4.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要高度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的影响。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开朗大方、勇敢自信等。如何预防孩子出现"恋物癖"5.减轻孩子的压力父母除了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业以外,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并学会帮助

5、孩子减轻各种压力。比如,不要在学业方面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孩子在学校犯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甚至打骂,而要先给予安慰保护孩子,减轻他们的压力,回到家里后再详细了解情况,给予恰当地处理。肉体内的N个灵魂多重人格障碍多重人格障碍是心理疾病的一种,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CM)中归类于第一轴的解离症的一种。多重人格具有超过一个(若是2个则称为双重人格)的人格存在,就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著好几个灵魂”。事实上它有过多种名称,在CCMD-3中称为“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属癔症;在ICD-10中称为“多重人格障碍”,属分离(转换)性障碍,在DSM-IV中称为“分

6、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属解离型障碍。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定义为该病症的国际统一正式名称。肉体内的N个灵魂多重人格障碍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个人格都是稳定、发展完整、拥有各别思考模式和记忆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罗万象,可多重人格患者以有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甚至物种。他们轮流出现控制患者的行为,此时原本的人格对于这段时间是没有意识也没有记忆的。分裂出的人格之间知道彼此的存在,但原本的人格(即未产生多重人格前的人格,或称主人格)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所以即使患者发现自己的记忆有截断的现象,也无法知道自己已有多重人格。但分裂出的人格中

7、往往会有一个是知道所有事的,如果这个人格愿意合作,治疗人员就能从中得知许多有益的资料。肉体内的N个灵魂多重人格障碍相对常见的形式是双重人格,通常其中一种占优势,但两种人格都不进入另一方的记忆,几乎意识不到另一方的存在。从一种人格向另一种的转变,开始时通常很突然,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其后,一般仅在遇到巨大的或应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发泄等治疗时,才发生转换。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socialphobia)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anxietydisorder,SAD),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男女发病率几乎相同;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

8、,中心症状围绕着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