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件 气体吸收.ppt

化工原理课件 气体吸收.ppt

ID:51592371

大小:378.5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20-03-24

化工原理课件 气体吸收.ppt_第1页
化工原理课件 气体吸收.ppt_第2页
化工原理课件 气体吸收.ppt_第3页
化工原理课件 气体吸收.ppt_第4页
化工原理课件 气体吸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课件 气体吸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对流传质:Convectionmasstransfer1、涡流eddy扩散:(1)定义:凭借流体质点的湍动和旋涡来传递物质的现象,称为涡流扩散区别:分子扩散:时刻存在,但可忽略不计涡流扩散:占主要地位(2)数学描述:其中:JAo:涡流扩散通量,kmol/m2.sD:涡流扩散系数eddydiffusivity物理意义:表明涡流扩散能力的大小与D不同,不是物性常数影响因素有:物性、操作条件,湍动程度、流道的几何位置、以及壁粗糙度较难计算和确定2、对流传质:(1)定义:指壁面(或相界面)与运动流体之间,或两个有限互溶的运动流体之间

2、的传质包括:湍流主体与相界面之间的涡流扩散分子扩散(2)对流传质的类型:a、根据流体的流动发生原因:强制对流传质:工业传质单元操作:蒸馏、吸收、萃取又分强制层流、强制湍流自然对流传质b、按流体的作用方式:流体作用于可溶性固体壁面:如干燥、吸附、浸取相际间的传质(通过相界面)与两相接触状态有关如吸收、蒸馏等(3)对流传质的机理:以流体强制湍流流过固体壁面时的传质过程为例壁面附近:三个部分的传质机理有很大差别层流内层:分子扩散(壁面与流体之间的传质)特点:浓度梯度很大,浓度分布曲线很陡,为一直线,用费克第一定律表示其数学模型缓冲层:层

3、流:分子扩散浓度梯度介于中间,分布曲线也介于二者之间旋涡:涡流扩散湍流主体:强烈的旋涡运动,涡流扩散>>分子扩散由于旋涡进行强烈的混合,浓度梯度很小,浓度分布曲线较为平坦(4)对流传质速率:描述对流传质的基本方程:对流传质速率方程仿造对流给热之牛顿冷却定律传质速率界面浓度与流体主体浓度之差(相内传质推动力)NA=kcΔcA其中:ΔcA:组分A在界面处的浓度与流体主体浓度之差,kmol/m2;kc:气(液)相(膜)传质系数filmcoefficient或传质分系数,kmol/(m2.s.推动力)即:NA=kG(p–pi)NA=ky

4、(y–yi)…气相NA=kL(ci–c)NA=kx(xi–x)…液相注意:下标:i:界面处气(液)相的浓度下标i与e的差别则ky=pkG,kx=cMkL可将所有影响对流传质的复杂因素归结到气(液)相(膜)传质系数之中,并利用实验求得3、相际对流传质模型:数学模型法计算对流传质速率————对流传质系数假定——数学模型——计算式目的:靠实验来解决传质速率问题(1)双膜理论(停滞膜模型,有效膜模型,双阻力模型twofilmtheory)Whiteman,1923年最早由晶体溶解时固、液间传质的模型发展而来主要由边界层理论推出假定(要点)

5、:流动状态气液两相相互接触时,气液两相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静止膜。A分子通过两层膜的传质方式:定态的分子扩散相界面处流体湍动消失,气液两相处于相平衡状态,界面无阻力;膜外的气液两相主体中,由于流体的强烈湍动,各处浓度均匀一致;重点:在于传质阻力集中在两个静止膜层内,可用分子扩散理论进行数学描述,对是否存在主体流动都可以应用b、确定对流传质系数:单向扩散:气相:则液相:则则(对流传质通量)=(对流传质系数)*(浓度差)c、模型参数:G、L:(当量、虚拟)膜厚可由实验测定d、结论:根据双膜理论,对流传质系数k

6、D优点:简单,与实际情况大体符合特别对具有固定传质表面、周围流体又是高度湍动的系统据此模型所确定的传质速率关系,至今仍是传质设备设计的主要依据,可给出许多数据,具有普遍意义缺点:对传质机理假定过于简单,尤其是不存在固定相界面的高度湍动传质设备(相界面较大,旋涡往往使表面不断更新),而且浓度梯度不稳定双膜理论并不能反映出传质的真实情况实际kGDG0.67,证明膜厚不仅与流动状态有关,而且与D有关,不易测定液液系统内的界面不能忽略其阻力(2)溶质渗透理论penetrationtheoryHigbie(汉格比),1935年非定态模型针

7、对双膜理论的缺点,气液两相在高度湍动状况下互相接触,不可能存在一个稳定的相界面,且不会存在两个稳定的静止膜层a、假定:液面由无数个微小的流体单元所构成,到界面处会停滞下来0时,流体单元中:cA=cA0(起始浓度)>0时,z=0(相界面处):cA=cAi:气液平衡τ延长,A通过非定态扩散方式不断地向流体单元中渗透,时间越长,渗透越深,但τ有限0时,旧的流体单元被新的所置换回到液相主体中:(流体单元深处):cA=cA0;流体单元不断被更换,每批流体单元在界面更新的时间都一样界面无阻力,气液两相达平衡开始时(θ=0),液体具

8、有均匀的浓度c0,位于液相表面的液相流体单元的浓度也为c0气液一旦接触(θ>0),界面上的浓度立即变为平衡浓度ci(cz=0=ci)此时其它部位仍保持着c0,出现(dc/dz)max;导致A从界面向附近液体进行不稳定扩散,溶质渗入液相内随着扩散的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