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说课稿.doc

生活中的透镜说课稿.doc

ID:51582161

大小:36.5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3

生活中的透镜说课稿.doc_第1页
生活中的透镜说课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透镜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中的透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章书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本章书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整章书的内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课表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HMyA<《生活中的透镜》这节书安排在第二节,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后,能够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这个顺序安排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求知欲,有利于下节课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相对于

3、旧课程安排先探究规律,再认识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制作模型照相机的体会,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学生通过对比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描述实像和虚像的特征3、情感价值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制作模拟照相机获得成功的愉悦增加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动手动脑探索生活中的物理规律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归纳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2、难点:能区分实像和虚像四、备学生初二学生非常喜欢动手做实验,喜欢提出

4、问题。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并了解放大镜的基本作用。但对于凸透镜其他方面的应用并不是很了解,所以课前安排学生制作模拟照相机和触摸投影仪,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作品,交流经验有利于深刻的认识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使学生不断的自主学习、了解凸透镜的多种应用。五、教具照相机模型、投影仪、幻灯片、放大镜、光具座,蜡烛,白屏六、教学设计1、引入:展示一张毕业照片,提出问题:如何把如此美好的笑脸记录在一张小小的纸片上?学生回答:用照相机;继而提问:为什么照相机可以实现这一功能?通过什么实现?学生回

5、答:照相机中的镜头是凸透镜,可以把景物照在胶卷上。2、新课:新课教学主要分四部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实像与虚像的基本特征(1)照相机:使用交流讨论的方法。A、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模拟照相机,在交流中获得成就感。B、老师提出问题:一个照相机,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学生讨论总结得出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半透明的白屏相当于胶卷底片。C、学生活动:通过比赛照相机成像的清晰度,学生自主观察照相机的成像的特点,总结出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像,并且还能掌握调节成清晰的像的方法。D、老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给予肯定。(2)投影仪:使用观察法。A、摆出教学中经常

6、使用的投影仪,老师引导学生了解投影机的主要组成部分:灯泡(光源)、幻灯片、镜头(凸透镜)、平面镜、屏幕。B、老师演示实验:为了更直接的观察投影仪的成像特点,拆下平面镜,正放幻灯片,调节镜头,直接在天花板上得到幻灯片的像。C、学生通过观察像的特点,能够描述出投影仪的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像。(3)放大镜:使用实验探究法。A、学生实验:直接通过凸透镜阅读课本上的文字。描述观察到像的特点:正立放大的像。B、老师提出问题:要看到清西方大的文字,放大镜摆放的位置有什么要求?C、学生继续实验,得出放大镜的位置要靠近字体。学生学习了三种生活用具的成像特点后,

7、发现同样是凸透镜,但可以有不同的成像特点,引起学生进一步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欲望,为下节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活动打下基础。(4)实像与虚像:采用观察实验和对比、分析的方法。A、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比较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归纳出像与物是否都分居在凸透镜的两侧。B、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屏幕上接收像的情况,初步认识实像与虚像形成的原因。C、老师引导学生画出光路图,加深对虚像和实像形成的理解。3、小结和拓展(1)要求学生利用表格总结归纳三种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展示归纳完整、清晰的表格,增加学生的成就感。(2

8、)让学生积极思考: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用具或现象使用了透镜。把学生从物理世界带入生活中,使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的情感。七、布置作业课例点评:刘志云:(深州市教育局物理教研员)1。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寓言故事为先行,增强课堂和学生的亲和度;2.让学生明白课堂将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这些,使师生和课程同步;3。通过展示虚拟有趣的情境,揭示真实社会迫切的需要,突出“物理服务于社会”的课程理念;4。立足学生,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使学生体验运用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并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旨在落实素质教育。5。突破教材编写顺序,把本节课的难点(凸透镜成像

9、特征的探究)放在最前面,使整节课围绕它的结论展开,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渗透理解、活化应用。单刀直入目标准确。6。图文并茂、声色俱佳,交流互动和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