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

ID:51567631

大小:661.50 KB

页数:67页

时间:2020-03-23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1页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2页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3页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4页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1章导论本章主要内容: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理论综述本书的编排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1.1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1.1.1世界贸易发展进程一、古代的世界贸易:“地区间贸易”二、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三、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改变了世界贸易中的产品结构四、战后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1.战后世界贸易飞速发展的原因:(1)战后较长的和平时期(2)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90年代信息产业革命(3)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4)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善2.二次大战后的

2、国际贸易有以下主要变化(1)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大增加(2)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组成部分(3)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4)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战后世界贸易(出口)发展情况(1950年-2000年,10亿美元)1.1.2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辉煌篇章:汉、唐、元二、中国近代史上的闭关自守:明清三、西方列强迫使下的对外开放四、1949年后的中国对外贸易战后中国贸易发展情况(1950年-2001年,亿美元)1.1.3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不同开放程度下

3、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1973-1989)单位:%组别开放程度平均出口增长率年平均GDP增长率I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8.55.1II中等或高关税,低非关税壁垒7.84.6III中等或高关税,高非关税壁垒3.5-3.73.6-4.41.2国际贸易理论综述1.2.1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2.2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实证的(Positive)理论规范的(Normative)理论国际贸易理论通常分为“基本理论”和“贸易政策”两个大的部分一、国际贸易基本理论1.关于国际贸易的基础从供给方面即生产成本上解释:(1)用技术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基础的斯密模型和李

4、嘉图模型(2)用资源的不同配置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3)用市场和生产规模不同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规模经济贸易模型(4)解释成本优势动态变动的产品周期理论从需求方面解释贸易基础的主要有:(1)用偏好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需求模型(2)用收入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林德模型2.关于贸易产生的影响(1)对本国经济的影响(2)对本国社会福利的影响(3)对国际市场和外国贸易伙伴利益的影响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分析既有对局部市场的,也有对整体经济的;既有一国总体的,也有全球整体的;既有对短期影响的分析,也包括对长期影响的分析3.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动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

5、模型二、国际贸易政策分析1.贸易政策的影响2.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三、国际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总体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一、总体均衡分析(一)供给方面:生产可能性曲线(PPC)0R大米数量小麦数量WABCD机会成本不变的PPC机会成本递增的PPC机会成本递减的PPC大米大米小麦小麦小麦大米(二)需求方面:社会无差异曲线(CIC)无差异曲线(复习)社会无差异曲线大米小麦CIC1CIC3CIC2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三)封闭条件下的总体均衡(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P*r/P*w)(Pr/Pw)小麦数量WAFCECIC3DCIC2BCIC10R

6、大米数量二、局部均衡分析(一)商品供求和封闭经济中的市场均衡3P*=21过剩短缺e中国大米市场0100Q*=150200大米数量(Q)S供给D需求大米价格(P)(二)开放经济中的产品市场大米价格(P)出口大米价格(P)D需求D需求0100200大米数量(Q)0100200大米数量(Q)(a)(b)P*=3S供给S供给e’P*=1e’’进口开放经济中的中国市场1.3本书的编排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2—6章)第二部分:国际贸易政策(7—10章)第三部分:当今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些重要问题(11—13章)第2章古典贸易理论本章主要内容:斯密之

7、前的贸易思想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多个国家或多种产品贸易模型2.1亚当·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货币平衡论 贸易平衡论重农学派的贸易观点2.2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一.基本假设:(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2)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5)规模报酬不变。(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

8、本,无经济利润。(7)无运输成本。(8)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二、生产和贸易模式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