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胰腺肿瘤病变的影像学诊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胰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1、胰腺炎2、胰腺3、胰腺实质性乳头状上皮肿瘤4、实性假乳头状瘤5、浆液或粘液性囊腺瘤6、胰岛细胞瘤7、胰后囊肿(淋巴管瘤)★胰液量750ml-1500ml/d★多种消化酶★胰岛B细胞-胰岛素、A细胞-胰高血糖素D细胞-生长抑素等胰腺的外分泌、内分泌功能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一、急性胰腺炎概述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最常见急腹症之一,是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死亡率高:其中重症胰腺炎国内死亡率为25%-40%,国外为15%-30%,主要原因是胰腺及胰周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常见病
2、因有胆石症、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等。临床表现★腹痛饮酒或高脂餐后中上腹偏左、腰背放射★恶心,呕吐★腹胀病情加重表现,肠麻痹胀气、后腹膜炎症★腹膜炎体征★其他:Gery-Turner征、发热、黄疸、Cullen征、休克实验室检查★胰酶测定:血淀粉酶-高于100U/L,发病后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持续4-5天.尿淀粉酶-高于460U/L,发作后24小时升高,可持续1-2周.急性胰腺炎诊断原则(1)具有急性胰腺炎特征性腹痛(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正常值上限3倍(3)急性胰腺炎特征性的CT表现符合以上三条中两条即可诊断急性胰腺
3、炎CT检查方法检查前准备:患者空腹。有造影剂禁忌症者仅做平扫,无禁忌症者可行碘过敏试验后行增强扫描CT平扫:扫描范围:常规自肝顶部至肾下级,特殊者可向上下延伸。扫描层厚<2mm。意义:平扫能发现胰腺肿大、密度减低、轮廓不清,有无出血和钙化等,但对胰腺坏死、水肿程度以及胰周、胰外多间隙渗液情况鉴别存在一定困难。增强扫描:动脉期时间延时20~30s;胰腺期时间延时35-40s左右;门静脉期延时60s左右,肝脏期延时65-79s。选择在胰腺实质期及门静脉期进行扫描,胰腺实质增强程度最高,胰腺病灶增强差值最大,此时胰周动静脉显示最佳,有利于发
4、现胰腺实质内坏死灶、水肿区,而且还有利于判断胰周血管的受累状况。胰腺解剖位置胰腺为腹膜后的狭长腺体,属腹膜后器官,可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胰头三面为十二指肠围绕,前方为横结肠系膜,后方为下腔静脉,胆总管等,胰头左后下部有一突出部绕至肠系膜上动静脉后方为钩突;胰颈位于胃幽门部后下方,后方为门静脉起始段,胰体前方与小网膜囊相邻,后方为腹主动脉,双肾及脾静脉,胰尾行经脾肾韧带之间,末端达脾门。肝脏胆囊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胆总管下腔静脉肝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胰颈胰管胰体胰尾钩突升部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胰头水平部十二指肠乳头降部副胰管腹膜后间
5、隙腹膜后间隙是腹后壁的壁腹膜和腹横筋膜之间区域的总称,它上达膈,下至盆腔,两侧与腹膜下筋膜连续,并经腰肋三角向上与后纵隔相通。以肾筋膜为中心,腹膜后间隙为三个间隙:1.肾旁前间隙:位于腹后壁的壁腹膜、侧椎筋膜和肾前筋膜之间,内有胰、十二指肠,升、降结肠等器官。包括肾筋膜前层、双侧结肠后间隙、横结肠系膜、小肠系膜根部、胰周主要韧带结构等。2.肾周间隙:由肾前后筋膜围成,内有肾、肾上腺、肾脂肪囊和输尿管等。3.肾旁后间隙:位于肾后筋膜、侧椎筋膜和腹横筋膜之间,内有肾旁脂体。胰周是指:双侧肾旁前、后间隙;肾周间隙;腹膜下间隙(网膜囊、肝肾隐
6、窝、肝下间隙、脾肾韧带、左右结肠旁沟、髂窝、腹盆腔积液)。远处扩散(盆外、膈下间隙、双肺受累和胸水)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一、胰腺改变:①胰腺体积改变:胰腺体积增大是胰腺炎最早的表现,同时胰腺边缘趋于模糊。②胰腺密度改变:胰腺整体密度不均匀,胰腺水肿的CT值低于正常胰腺(40-50Hu),坏死区域的CT值更低,而出血区域的CT值高于正常胰腺,达(50-70Hu),增强后无强化低密度区为坏死区。③胰腺包膜改变:正常时CT不易显示,当胰腺发生坏死或包膜下积液时,包膜即被掀起,厚1mm左右,在体尾部显示清晰,易被破坏,并累及胰周。二、胰周改变
7、:胰腺炎性渗出致胰腺边界模糊不清,胰周出现脂肪坏死,表现为胰周脂肪密度增高、模糊。胰周积液以小网膜囊(最常见),肾旁前间隙(左侧最常受累);若外渗胰液积聚于胰腺内,表现为局限性小低密度区,称胰内积液。肾前筋膜尤其是左侧肾周筋膜可受累增厚,炎症可穿破肾周筋膜进入肾周间隙。三、胃肠道改变:炎症可影响相邻胃壁产生灶性胃壁增厚改变;若波及十二指肠,小肠和横结肠时可以反射性引起肠道积气,积液;十二指肠降段可因胰头增大,胰周水肿而受压;胰周积液及假性囊肿可压迫邻近肠道造成梗阻;病变还可从横结肠及小肠系膜根部向肠系膜扩散,可引起水肿、蜂窝织炎、积液
8、、出血、坏死等,其中以前两项最常见。四、远处扩散:AP向前累及后腹膜,引起腹腔积液或腹膜增厚;向下、向后经肾旁间隙扩散致椎旁、盆部腹膜外间隙甚至大腿上部;经小网膜囊及园状韧带裂隙入肝,经横结肠系膜达到横结肠,还可由网膜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