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554226
大小:14.58 MB
页数:102页
时间:2020-03-23
《地基处理案例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基处理案例土木工程系目录任务一:特殊土分类与地基任务二:常见地基处理案例任务三:地震地震区地基基础问题2特殊土与地基处理区域性地基;地基处理和复合地基的基本概念;地基处理的方法及适用范围;地震区地基基础问题。3一、区域性地基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地形高差、气温、降雨量、地质成因和地质历史等因素千差万别,加上组成土的物质成分和次生变化等复杂因素,形成若干特殊性土。这些天然形成的特殊性土的地理环境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区域性,因此,这些土也称为区域特殊性土。4特殊土指特殊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红粘土、多年冻土等)地基、山区地基以及地震区地基等。
2、5(1)、膨胀土◆定义∶膨胀土是土中粘粒成分主要有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变形特性的粘土。6膨胀土危害◆危害:膨胀土通常强度较高、压缩性低78膨胀土对建筑物的危害膨胀土对建筑物的损坏,主要由有不均匀变形所引起。当最大胀缩变形超过1.5cm,就会引起墙体开裂。房屋开裂的特点以低层砖木结构民房最为严重;9膨胀土胀缩变形的主要内外因素内因:1)矿物及化学成分:膨胀土中含大量蒙特土和伊利土,亲水性强,胀缩变形大。2)粘土颗粒含量3)土的密度4)含水量5)土的结构外因:①气候条件②地形外貌③周围树木④日照程度10膨胀土地区建筑
3、工程措施1、建筑措施建筑体型应力求简单;屋面排水宜采用外排水;散水设计要求;室内地面设计;2、结构措施基础形式;承重砌体结构;设置圈梁;设置构造柱;11膨胀土地基处理根据土的胀缩等级、当地材料及施工工艺等,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处理方法,常用换土、砂石垫层与土性改良(美国用石灰浆灌入法加固膨胀土地基)等方法。必要时采用桩基础。此外,在施工中宜采用分段快速作业法,防止基坑(槽)暴晒或泡水,验槽后,应及时浇混凝土垫层。当基础施工出地面后,基坑应及时分层回填完毕。12(2)、湿陷性黄土地基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的附加
4、沉陷,具有这种性质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特性:湿陷性黄土具有与一般粘性土不同的特性,主要是具有大孔隙和湿陷性。13黄土湿陷性的原因:★外因:主要为建筑物本身的上下水道漏水、大量降雨渗入地下,以及附近修建水库、渠道蓄水渗漏,引起黄土的湿陷。★内因:黄土没有层理,有肉眼可见大孔隙;黄土中含有大量多种可溶盐,受水浸湿后被溶化,途中胶结力大为减弱,导致土粒变形。黄土为欠压密土,薄膜水增厚,在压密过程中起润滑作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当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压缩变形、湿陷变形或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针对不同的土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类别,采取相应的措施。15建筑工程
5、的设计措施*地基处理措施:消除地基的全部或部分湿陷量;或采用深基础、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结构措施:减小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或使结构适应地基的变形。16防水措施防水措施:在建筑物布置、场地排水、地面防水、散水、排水沟、管道敷设、管道材料和接口等方面,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或生产、生活用水的渗漏。在检漏防水措施的基础上,应提高防水地面、排水沟、检漏井等设施的材料标准,如增设卷材防水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沟等。17湿陷性黄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名称适用范围一般可处理(或穿透)基底下的湿陷性土层的厚度(m)垫层法地下水位以上,局部或整片处理1~3夯实
6、法强夯Sr<60%的湿陷性换土,局部或整片处理3~6重夯1~2挤密法地下水位以上,局部或整片处理5~15桩基础基础荷载大,有可靠的持力层《30化学加固法一般用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的已有建筑物地基可消除地面下6m以下全部土层的湿陷性18(3)、红粘土地基红粘土的特征:颜色:褐红、紫红、棕红及黄褐色。土层厚度:因受基岩起伏影响,往往在水平距离仅1米,厚度突变达4~5米,极不均匀。状态与裂隙:沿深度状态上部硬,下部软。因胀缩交替变化,裂隙发育,破坏了土体的完整性。位于斜坡、陡坎上的竖向裂隙,可能形成滑坡。19红粘土地基的评价1、红粘土的表层,通常呈坚硬
7、-硬塑状态,强度高,压缩性低,可充分利用表层红粘土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2、红粘土的底层,接近下卧基岩面附近尤其在基岩面低洼处,因地下水积聚,常呈软塑或流塑状态,该处红粘土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为不良地基。3、红粘土下卧基岩起伏不平并存在软弱土层,容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20(4)、冻土地基建筑物冻害的防治措施1、换填法2、保温法3、排水隔水法4、结构措施1)、采用深基础,埋于当地冻深以下;2)、锚固式基础,深桩基础与扩大基础;3)、回避式基础:包括架空法、埋入法、隔离法。21(5)、山区地基山区地基覆盖层厚薄不均,下卧基岩面起伏较大,高差悬殊,
8、山区山高坡陡,地表径流大,易形成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说明山区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都很差。22岩溶(喀斯特)是指可溶性岩石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