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548658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2
《天净沙秋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净沙·秋》说课稿一、说教材 《天净沙·秋》是六年级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中的一首元曲。这首曲是元代文学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整首曲都是由一些自然图景构成,前二句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以“孤、残、寒”等字,呈现出一片萧瑟而荒漠的深秋景象。第三句“一点飞鸿影下”,在这种寂静的场景中,平添了一种活泼动感的生命力,使得寂寞的秋景图,顿时鲜明活跃起来。最后,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结,青山静静、绿水悠悠,白色的芦苇、红色的枫叶、黄色的野花,在暮色中,依然有着明亮、清丽的色彩,景致淡雅而迷人,给这幅
2、图,增添了五彩缤纷的亮丽色泽,展现了鲜活的生气。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色彩鲜明、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虽有秋景的清萧,但没有悲凉的情绪,抒发了作者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享受美景的情致,也是他人生理想的抒发。二、说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曲的基础知识,培养对古典诗词曲的兴趣。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把握诗歌大意,在读悟想象中品味本曲的语言,体会其情味,感悟曲中创设的意境,领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揣摩古诗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3.通过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体验鉴赏诗词的方法,
3、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小令的语言美、节奏美、韵律美。在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品味,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感受曲中所创设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语言天然古朴的特点。 鉴赏表现秋景的意象,体会曲中的意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说教法学法怎样教好这首古诗呢?我根据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自学古诗的能力和古诗教学的关键是领会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这些情况,所以在教学时五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
4、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和想象能力。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遵循一条既不违背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又不失古诗词特性的教学思路。按照“初读疏言,感悟诗意—细读悟象,把握诗境—研读悟意,体察诗蕴—诵读顿悟,表达诗情—拓读积累,赏析延情”的教学思路,采取“内容与意蕴并重、诵读搭想象平台、情境助学生品味感悟”等方法策略,尝试用此程序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有体验和感悟、有思考和理解、有情感熏陶和审美享受,还有扎实有效的训练,从而获得古诗词教学的真谛,使它在弘扬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在导入上,设计让学生说说秋天给你留下了怎
5、样的印象和背背秋天的古诗,意图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视角不同、心境不同,眼中的秋天也是不相同的,为学习课文作铺垫。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元曲,所以教师简要介绍元曲的有关知识,通过师生对话交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曲牌名。(二)初读疏言,感悟诗意 古诗文教学把读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初读要求学生注意曲子每个字的读音,要把词读得字正腔圆,读通读顺。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的大意,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把文字转化成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在脑际中形成的意境,再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三)细读悟象,把握诗境 此环节以语言的理解、意境的鉴赏为重点,对诗中的语言、
6、作者的构思做深层的解读,对诗中所描绘的图画,营造的氛围做更全面、整体的赏识,激发审美情趣,启迪读诗方法。以“此曲中作者是如何来描写他眼中的秋景的?”为主线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找一找作者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这些景物让我们感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这些景物容易让我们产生哪些情感?引领学生读悟结合、品词析句,引领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在作者眼中,秋是孤寂、凄凉的,又是充满活力的;更是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其次,引导学生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想景,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念人,深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与意,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四)研读悟意,体察诗蕴 意境就是诗中的意与
7、境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诗中的自然图景的有机融合。对于语言精练的古诗词来说,体会其身后感情或深远意境,往往是感于诗外,受于诗内,因此,本环节辅以其与背景、作者、主题等相关的资料,用以提升对课文更深层次的认识。作者将两种不同的秋景放在一起,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结合作者写这首散曲时的背景和作者生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意蕴,渗透知人论诗的读诗方法。透过画面的描写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古诗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鉴赏诗词的内容中,体会作者创作的意境。最后诵读顿悟,表达诗情,配乐朗读背诵全曲,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味道,读出情感。
8、(五)拓读积累,赏析延情 提供与本曲相似的文本素材,对比赏读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