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法取得死者财物与犯罪的界限.doc

浅析非法取得死者财物与犯罪的界限.doc

ID:51518820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6

浅析非法取得死者财物与犯罪的界限.doc_第1页
浅析非法取得死者财物与犯罪的界限.doc_第2页
浅析非法取得死者财物与犯罪的界限.doc_第3页
浅析非法取得死者财物与犯罪的界限.doc_第4页
浅析非法取得死者财物与犯罪的界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非法取得死者财物与犯罪的界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欢迎阅读】浅析非法取得死者财物与犯罪的界限“浅析非法取得死者财物与犯罪的界限”怎么写呢,请看XX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浅析非法取得死者财物与犯罪的界限非法取得死者财物主要包括三种情况:(1〉行为人基于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杀害被害人后进而取得死者财物。(2)行为人基于其他原因导致被害人死亡后产生占有财物的意思,取得死者财物。(3)偶然的第三人经过现场,取得死者财物。后两种情况相同,应同等看待,因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行为与取得财物的行为是两个独立的犯罪类型,不存在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因而应分别定罪量刑,数罪并罚,如果硬把先行的杀人行为作为后行为取财的手

2、段,一行为分属两个罪,有悖于我国刑法学中以犯罪构成的个数作为罪数认定标准的原则,同时也有重复评价之嫌,其中的取得财物的行为与第三种情形并没有区别,都是在被害人死亡之后产生非法占有财物的故意,然后取得财物,区别仅在于被害人的死亡是不是由行为人造成的。一、行为人基于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杀害被害人后进而取得死者财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刑法学者一般认为构成抢劫罪。在夺取型犯罪中,行为人取得财物通常要经过两个环节:一是排除被害人对财物的占有(排除占有行为);二是转移财物归自己占有或第三者占有(取得占有行为)。一般情况下,行为人直接夺取财物而排除被害人对财物

3、的占有,与此同时行为人也获得了目的物,此时排除占有行为和取得占有行为是一个行为的两个方面,然而有些情况下这两个环节是分开的,不具有同时性。比如行为人通过杀害财物的占有人而排除其对该财物的占有从而转移财物归自己占有的,这样就完整的构成了一个夺取财物的过程。此外,行为人夺取财物的目的在先,故意杀人的手段在后,故意杀人的手段服务于夺取财物的目的,夺取财物与故意杀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因而宜作为一个行为以抢劫罪进行评价。对此,我国司法实务也加以肯定。例如,2001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中规定:行

4、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所以在此种情况下将杀人取财行为定为抢劫罪是比较合适的。二、行为人基于其他原因导致被害人死亡后产生占有财物的意思,取得死者财物;偶然的第三人经过现场,取得死者财物在这种情况下,判断的关键在于死者生前的财物是否已在他人的占有之下以及由谁占有,如果财物已转移给他人占有则构成盗窃罪,如果无人占有则存在是否构成侵占罪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凡是在死者家中或旅馆等有特定人管理的场所拿走死者财物的,那就构成盗窃罪;如果杀人地点在野外或者将被害者尸体移至野外之后,取走死

5、者身上的财物的,由于我国刑法没有规定脱离占有物侵占罪,所以只能作为杀人罪的量刑情节之一,在量刑时酌情处理,第三人拿走这种财物,同拾得他人遗失物据为己有一样,无法定罪处罚。的确,当死者的财物转移给除行为人以外的特定人占有时,行为人以非法占有的故意取得财物,这就侵害了特定人对财物的占有,认定盗窃罪是比较合适的。不过,在死者的财物没有转移给特定人占有时,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则存在疑问。无疑应该肯定的是非法取得死者财物,这是对私有财产权的侵犯,如果数额较大,这是值得科处刑罚处罚,纳入刑法评价视野的,因为反映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以及对社会的危害

6、性。另外,对相同的情况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学者承认死者可以占有财物,认为”在特殊情形下,死者的占有的观念值得肯定,被害者死后对财物的占有继续进行,对行为人利用被害人死亡的状态取得财物的一连串行为,应当作整体把握。”可是,被害人一旦死亡,’其作为权利的主体地位归于消灭,既无完全支配控制的能力,也无支配、控制的观念,因此不宜认为可以成为占有的主体。有学者对刑法中占有概念的重新解读,认为对占有的认定均与所谓的“事实上的支配”这一要素无关,真正起作用的乃是日常生活习惯或者一般的社会观念,从而提倡继承人占有。诚然,根据《继承法》,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7、,然而民法上的占有与刑法上的占有并不是等同的概念,刑法上的占有是比民法上的占有更加强调现实性的概念。要成立刑法上的占有,占有者必须对财物存在事实上的支配关系,事实上的支配不可能的场合下不能承认财物的占有。不过对财物的支配除了占有者在物理上的持有之外,社会观念上可以推定财物的支配者的一定场合也可以肯定财物的占有,但是即使是社会观念上可以推定的占有,该财物也必须在所有者的支配力所能及的场所。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占有的意思在刑法占有概念中的地位。对于占有的主观要素,刑法学普遍主张必须具有占有的意思,不过对在自己支配的场所里存在的财物有包括的、抽象管理的意

8、思,没有主动放弃财物的意思就够了。然而就继承人来说,很难确定其有占有的意思,有时甚至其都不知道被害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被害,更无从知道自己己经继承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