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余牛岭钨锡矿床构造控矿机制探讨.doc

江西大余牛岭钨锡矿床构造控矿机制探讨.doc

ID:51518035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6

江西大余牛岭钨锡矿床构造控矿机制探讨.doc_第1页
江西大余牛岭钨锡矿床构造控矿机制探讨.doc_第2页
江西大余牛岭钨锡矿床构造控矿机制探讨.doc_第3页
江西大余牛岭钨锡矿床构造控矿机制探讨.doc_第4页
江西大余牛岭钨锡矿床构造控矿机制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大余牛岭钨锡矿床构造控矿机制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西大余牛岭鈞锡矿床构造控矿机制探讨摘要:牛岭钩锡矿床地处南岭成矿带崇义一大余一上犹远景区,归属于红桃岭构造一岩浆成矿带,是花岗岩内接触带石英脉型矿床。本文介绍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对矿区的构造进行了重点解剖,对构造控矿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北北东向断裂是矿区的控岩控矿构造。北北东向断裂控制了东西向成矿裂隙的成组出现,组与组之间具“右型一斜列”组合型式,呈完好的“多”字型,其力学过程是压一扭一张。关键词:牛岭鸽锡矿床;内接触带石英脉型;构造控矿机制;红桃岭岩体中图分类号:P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区域地质概况矿床地处南岭鹄锡成矿带,隶属崇义一大余一上犹远景

2、区,区内震旦纪一奥陶纪基底碎屑岩地层广布,东西向、北北东向主构造网络清晰、控矿规律明显,富含成矿元素的燕山期花岗岩体发育,钩锡矿成矿条件优越而独特,是著名的钩矿汇集区(图1)。大地构造上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滨西太平洋板块消减带的内侧华夏板块,属华夏板块Z武夷隆起西侧的赣西一湘东拗陷。地层以广泛出霧震旦一奥陶系基底岩系为特征,另有少量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白垩系、第三系零星分布。明显分为基底(Z-0)、盖层(D-T)、断陷盆地沉积(K-E)三个构造层。地层总体低钙、高硅铝,决定了鸽锡成矿热液以充填型脉状为主产出。地层中W、Sn、Pb等成矿元素含量高出地壳克拉克值

3、(黎彤)1・5-3倍。表壳演变历史悠久,经历了地槽、准地台、准地台活化等构造发展阶段,与之对应形成了加里东、海西一卬支、燕山构造层,构造变形强烈,褶皱断裂发育,构造复杂多样。构造在鸽锡成矿时期,均有过多次反复的活动,形成了广泛的、形式多样的复合构造,以及其它方向的次级配套构造,这些构造对本区燕山期成矿岩体、以及包括钩锡多金属矿在内的内生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均起着主导的控制作用。岩浆岩分布广泛,有大小岩体数十个,多为多期、多阶段岩浆活动所形成的复式岩体或杂岩群,还发育隐伏花岗岩带,总分布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强。其活动方式主要为侵入,喷发溢流与隐爆少见,其活动

4、时代从震旦纪至白垩纪,包括加里东期、海西一印支期、燕山期等三个岩浆旋回,具中燕山期最为强烈。2矿床地质特征牛岭矿床地层简单,主要为震旦-寒武系组成的基底岩系,燕山期岩体半隐伏一隐伏状分布,小面积出露三处岩滴,岩性为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本区的成矿母岩(图2)。区内大部分地区出露寒武系和震旦系,约占矿区面积的90%,为一套韵律清楚的碎屑岩类复理石建造,岩层遭受了加里东期强烈褶皱,组成西部倒转、东部止常的复式背斜。矿区出露牛岭花岗岩体(J31Y),为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属红桃岭岩株的一部分,为燕山早期第二阶段侵入体。岩体呈隐伏一半隐伏状,因地形切割,沿沟谷

5、低洼处有若干处小面积岀露,其中较大的有桥孜坑、牛岭、屮牛岭三处岩突,出露标高250-330米,呈北北东向排列,剥蚀程度低。岩体成分主耍为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富含钙锡铜等成矿元素,与鹄锡矿化关系密切,是矿区的成矿母岩。下城一墨烟山复式背斜的轴部正通过矿区中部,为一同斜复背斜褶皱,其轴部南自桥孜坑附近,向北经下城、墨烟山一带至崇义杨眉寺,轴向南端约为30。,至下城近于正北,红桃岭以北轴向则转为350。o轴部主耍由寒武系组成,岩性为石英质砂岩夹薄层状板岩,局部出露震旦系。两翼地层为震旦系和寒武系,四侧地层倒转,两翼地层走向北东30。,倾向南东,倾角50-80°o

6、3矿床构造特征及构造控矿机制探讨本区经历多次构造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北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及近东西向断裂,英中规模最大的属北东向断裂,而近东西向成矿裂隙最为发育。(1)北北东向断裂:为本区规模最大的断裂构造。区内分布有三条北北东向大断裂(F2、F3、F4),其延长一般大于2000米,宽为2-10米,属燕山期形成的区域性断裂,具多次活动特征,在成矿前和成矿后均有活动迹象,为矿区燕山期花岗岩的导岩及控岩构造。断裂面常呈舒缓波状,挤压揉皱现象明显,常见构造透镜体、片理化带,具多期次活动特点。F3横贯全区,延长大于3000米,延深达1000米以上,下部穿切隐伏岩体,

7、走向30-35°,倾向南东,倾角65-76°,断层经历了多次活动,力学性质大致为压一张一张扭,为矿区导岩构造,沿F3断层面有片理化带和构造透镜体;该断裂明显切割和错动东西向矿脉,严格控制东、西两侧矿脉的分布°F2、F4力学性质与F3类似,走向25-40°,倾向南东,倾角62-80°,控制程度稍低,尚待进一步工作。此外,矿区还发育较多的成矿期后北北东向小断层,穿切矿脉,水平错距一般数厘米至十余厘米。(2)北西向断层: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60-75°,延长一般为几百米,宽几十厘米至几米。断层性质为先压后扭,常见片理岩化带及被后期劈理切穿现象。(3)南北向断层:

8、一般规模较小,且多产于层间,多为右行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