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ppt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ppt

ID:51517885

大小:4.95 MB

页数:91页

时间:2020-03-25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ppt_第1页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ppt_第2页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ppt_第3页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ppt_第4页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第5章框架结构设计柱距较大柱距较小5.1框架结构布置由于高层建筑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较大水平力,因此,在纵横两个方向都应按框架设计。框架梁柱构件的轴线宜重合,如果二者有偏心,其偏心距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边长的1/4,当必须大于时,可采用水平加腋来解决,但9度区不应大于1/4h。2楼盖竖向荷载的传力路线与一般楼盖完全相同,即对普通现浇梁板结构来说可分为单向板或双向板,当时为单向板,荷载向短跨方向传递;当时为双向板,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双向框架承重方案横向框架承重方案纵向框架承重方案3横向框架承重方案:由于横向框架梁截面高度

2、较大,使该方向的抗侧移刚度增大,有利于抵抗该方向的水平荷载,但由于梁高加大,使房屋的净高减小,不利于纵向管道布置。纵向框架承重方案:由于横向框架梁高度减小,有利于纵向管道布置,但横向框架刚度减小,对结构抗侧移不利。目前,预制板用得极少,绝大多数框架结构均为双向框架承重方案。5.2框架梁柱截面尺寸估算及材料强度等级选择一、框架梁截面尺寸估算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应由刚度条件初步确定。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可按确定,且截面高度不宜大于1/4净跨;截面宽度不宜小于1/4hb,且不宜小于200mm。为增加房屋的净空,有时要设计宽度较大的扁梁,这时除要进行承

3、载力计算之外,尚应验算梁的挠度和裂缝是否满足要求。4二、框架柱截面尺寸估算框架柱宜采用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矩形,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相差不宜过多,矩形截面长短边之比不宜超过3,框架柱的截面边长:矩形柱非抗震≥250mm抗震≥300mm(四级)抗震≥400mm(一、二、三级)圆形直径≥350mm(非抗震和四级)450mm(一、二、三级)柱净高与截面长边之比宜大于4。高规要求5在初步设计时,柱截面尺寸可按轴压比确定。0.65(一级)0.75(二级)0.85(三级)1.0(四级或非抗震)∵轴压比为(一~三级)(四级或非抗震)──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

4、轴力估算值。柱支撑的楼板面积×楼层数×(12~14)×1.25∴6三、混凝土强度等级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按二~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C20。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差别不宜过大。当柱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若梁柱混凝土强度相同──由于一般框架梁不需要高强混凝土,所以导致梁造价提高;若梁比柱混凝土强度低太多──节点承载力不易满足。为降低梁(包括板)的造价,使梁具有足够的延性,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宜≤C40。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框架应验算节点核心区的承载力。节点核心区的验算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

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为保证框架结构的延性,柱在9度区混凝土宜≤C60;8度区宜≤C70。75.3计算单元及计算简图一、计算单元框架结构为空间结构,应取整体结构为计算单元,按空间框架进行内力及位移的计算,但对平面布置比较规则,柱距及跨度相差不多的框架结构,计算中可将空间框架简化为平面框架,在各榀框架中,选出一榀或几榀有代表性的平面框架作为计算单元,每榀框架按其负荷面积承担荷载。8(3)梁、柱的截面惯性矩:柱按实际截面计算;梁应考虑楼板的作用,当采用现浇楼盖时楼板可作为框架的翼缘,按T形截面计算其惯性矩。工程中为简化计算,可按下式计算梁的惯性

6、矩:一边有楼板I=1.5I0两边有楼板I=2.0I0I0为梁矩形部分的惯性矩。(1)梁的坡度≤1/8,按直线梁计算(2)当框架梁为有加腋的变截面梁时,如,可不考虑加腋的影响。二、计算简图9(4)轴线:梁、柱轴线取各自的形心线;梁、板、柱均现浇时,梁截面的形心线可取至板底上、下层柱截面尺寸不同、形心轴不重合时,一般将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整个柱子的轴线二、计算简图10框架结构计算简图示意恒荷载竖向活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二、计算简图计算简图是由计算模型及其作用在其中的荷载共同构成的。框架结构的计算模型是由梁柱的截面几何轴线确定的,框架柱在基础顶面按固结

7、考虑。115.4框架结构的内力及侧移计算一、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方法──分层法假定:1.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结点侧移忽略不计;2.本层梁上的荷载对其他各层梁内力的影响忽略不计。开口框架的支座设为固定端与实际不符。为消除由此带来的误差,除底层外,其它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0.9,并取柱的弯矩传递系数为1/3。12分层后,各开口框架的内力可由弯矩分配法计算。最终弯矩取法为:框架梁的最终弯矩即为各开口框架算得的弯矩;框架柱的弯矩,由上下两相邻开口框架同一柱的弯矩叠加而得。最后算得的各梁柱弯矩在节点处一般不平衡,但误差不大。如有需要,可将节

8、点不平衡弯矩再分配一次。13例题一:用分层法计算下图所示框架的弯矩图,已知:g1k=9.6kN/m,g2k=12kN/m,ic1=4.01×1010N▪mm,ic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