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皇山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标志.pdf

福建皇山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标志.pdf

ID:51510179

大小:206.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6

福建皇山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标志.pdf_第1页
福建皇山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标志.pdf_第2页
福建皇山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标志.pdf_第3页
福建皇山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标志.pdf_第4页
福建皇山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标志.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皇山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标志.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资源调查与环境第3l卷第4期RES0URCESSURVEY&ENVIRONMENTVo1.31No.4文章编号:1671-4814(2010)04—286—05福建皇山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标志张蔚语(福建省196煤田地质勘探队,福建沙县365500)摘要:文章介绍了福建皇山铅锌矿矿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通过对矿体地质特征的描述、岩浆岩化学成分组成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提出矿区找矿标志。关键词:铅锌多金属;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福建中图分类号:P618.4文献标识码:A1区域与矿区地质特征1.1区域地质皇山矿区位于福建省尤溪县内。区

2、域构造位置处于政和一大埔深大断裂带西侧。断裂的多期次活动,燕山早期花岗岩体较发育,为矿区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1.2地层矿区内地层出露较为简单,主要为:上震旦统一下古生界(z一Pz1)、下侏罗统梨山组(

3、,,)和第四系(Q)(图1)。具体的岩性如下:上震旦统一下古生界:分布在区内的北部,面积较小,主要为微变质粉砂质泥岩、变质粉砂岩夹千枚岩及薄层变质硅质岩,局部为千枚岩化或板岩化泥岩,岩石变质程度较浅。下侏罗统梨山组:分布在矿区中部及南部大部分地区,由上而下构成一个完整的由粗至细的沉积旋回,主要为中粗粒石英砂岩、石英砾岩,向上粉砂岩、细

4、砂岩夹层逐渐增多,局部见泥岩,普遍含硅质较高,局部含钙质。第四系:风化残积土、坡积土及砂、卵砾石组成。1.3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早期二长花岗岩侵入岩体。主要分布在矿区南部及外围地区,呈岩株状产出,分布面积大。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侵入岩体分布在矿区的东部及外围部分地区,呈岩基产出。矿体附近局部见闪长岩顺断层呈小岩脉状侵入(图1)。1.4地质构造本区地质构造较发育,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地表地质填图、老硐编录及少量钻孔揭÷收稿日期:2010—05—06第一作者简介:张蔚语(1967~)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矿产地质勘查。第31卷第4期

5、张蔚语:福建皇山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标志287曰·回2囫3圈圈56图,固8囤9围10图1福建皇山矿区地质略图Fig.1GeologicalsketchofHuangshandeposit,Fujianprovincel一矿界及拐点编号;2一侏罗系梨山组;3一上震旦统一下古生界;4一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5一燕山早期二长花岗岩6一矿体及编号7一侵入岩界线;8一完工平垌编号及工程量;9一调查老垌及编号;10一断层及编号露发现,矿区内与矿体关系密切的断层有四条,分别为F、F、F。和F。(图1)。除外还有一系列更次一级的小断层。F位于矿

6、区北东一中部,走向近北北东向,性质不明,区内出露长度约1100ITI。该断层为本区主要断层,其它断层均受其切割。F位于矿区北部,呈北东东走向,倾向北西,倾角较陡,性质不明。该断层在东部被F切割,为I号矿体的导矿构造,同时也是容矿构造。F。位于矿区北中部,走向总体呈东西向,局部呈北西西向,倾向北东,倾角较陡。该断层在东部被F切割,为1号矿体的导矿、容矿构造。F位于矿区西南部,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较陡,性质不明。该断层在东部被F切割,为Ⅲ号矿体的导矿、容矿构造。288资源调查与环境其次,区内次级断裂较发育,本次勘查钻孔,在三个矿(化

7、)体附近均可见多处破碎带。破碎带宽窄不均,1m至2O多米不等,断层性质较复杂,有的表现为压扭性质,岩芯挤压揉皱强烈,有些为张扭性断裂,断层张开裂隙中可见松散物质充填。2矿体特征矿体主要产于侏罗系下统梨山组陆相碎屑沉积岩中,分别为I、Ⅱ和Ⅲ号矿体,均为铅锌多金属矿。主要位于矿区北西侧。2.I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I号矿化体位于皇山村南,在山腰小水渠边老硐(ID3)口有出露,矿石多呈灰黑、灰褐及灰绿色。矿化蚀变带产于下侏罗统梨山组石英砂岩、细砂岩地层中,受构造控制,为侵入岩热液交代充填成矿。走向与F断层一致,倾向j匕西,倾角6O度左右,蚀

8、变带宽度达O~3m,推测长度约260m,部分新鲜露头能见到方铅矿、闪锌矿呈团块状分布,局部富集。浅表处多见褐铁矿化。1号矿化体位于I号矿化蚀变带正南约450m处,老硐(ID4、LD5)口有揭露,硐内未见。矿石为灰、深灰色,矿化体受F。断层控制,宽约0~3.5m,矿化围岩为下侏罗统梨山组石英砂岩、细砂岩,可见轻微铅锌矿化,方铅矿呈星点状分布,矿化不均匀,局部见较强烈的铁锰矿化,为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出露长度约150m,走向与断层一致,倾向北,倾角较陡。nl号矿体位于矿区中西部,距1号矿化体约280m,探硐(PD3—1、PD3—2及PD

9、3—3)中均见到该矿体。大致呈北西走向,倾向南西,倾角65~7O度。矿体产于断层破碎带中,受F断层控制。断层破碎带中常见方解石脉充填。矿石为灰、深灰色,透镜状,块状构造。初步确定矿体长约200m,宽度O~4m,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