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瓯罗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pdf

福建建瓯罗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pdf

ID:51510104

大小:390.27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6

福建建瓯罗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pdf_第1页
福建建瓯罗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pdf_第2页
福建建瓯罗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pdf_第3页
福建建瓯罗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pdf_第4页
福建建瓯罗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建瓯罗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24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3期福建建瓯罗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钟长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州,350013)摘要建瓯罗山钼矿产于晚侏罗世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体内,受北北东一北北西向断裂及次级断裂控制,蚀变上部为硅化一绢云母化,下部为硅化一钾化,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角砾型和石英细脉型。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隐伏一半隐伏的花岗斑岩,属广义的斑岩型钼矿,深部仍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关键词钼矿矿床成因找矿潜力建瓯罗山建瓯罗山钼矿床是福建省内近年新发现的规模较大、品位较

2、高的钼矿床。2006~2009年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建瓯罗山地区开展钼异常查证及预查、普查工作,发现了建瓯罗山钼矿,2010年5月转入详查。详查工作在罗山矿区东矿段0~12线施工钻孔4O个,累计孔深1.4万m,初步估算7条主要矿体332+333钼金属量1.6万t,达中型矿床规模。另外,在东矿段0线以北及12线以南共施工了4个钻孔进行深部验证,见矿较好。但矿区现有工作多局限于浅部,钻孔均未揭穿矿体。根据建瓯罗山钼矿所处区域成矿位置,矿体产出空间及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相关等地质特征分析,罗山钼矿床与闽东地区

3、斑岩型钼矿床特征相似,矿区深部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1区域地质概况建瓯罗山钼矿区位于建瓯市东部,闽东钼成矿带[1(政和一大埔断裂带东侧)中,处于闽西北隆起带与闽东火山断坳带交会处。区内主要出露基底地层为早元古代迪口组、中一晚元古代马面山群龙北溪组和盖层晚侏罗世南园组。区域上侵入岩极其发育,主要有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及加里东期二云片麻状花岗岩。燕山期侵入岩规模大、分布广,多以岩基和岩株状产出。该区是我省钼多金属矿的重要成矿区,区内已发现有福安赤路钼矿、古田西朝钼矿、古田三保钼矿、建

4、瓯上房钨(钼)矿、古田小溪钼矿等多处矿床(点)。空间分布均与燕山晚期花岗岩紧密相关,钼矿主要产于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上。常见的矿床成因有斑岩型或构造蚀变岩型等,其中斑岩型为最重要的钼矿化类型Ⅲ,如福安赤路、古田西朝钼矿等。2矿区地质特征收稿日期:2012~07—02作者简介:钟长华(1975一),男,工程师,地质矿产专业。第3期钟长华:福建建瓯罗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2252.1侵入岩.区内侵入岩出露整个矿区(图1),区域上属古田复式岩体的北部,主要为晚侏罗世肉红一灰白色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和早白

5、垩世花岗斑岩。图1建瓯罗山钼矿区地质简图Fig.1SketchgeologicalmapofLuoshanModeposit1一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三次黑云母花岗岩;2一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一次二长花岗岩;3一花岗斑岩脉;4一闪长岩脉;5钼矿体及编号;6一硅化/黄铁矿化脉;7一绢云母化/绿泥石化脉;8一倾向及倾角;9一断裂及编号;1O一钻孔位置及编号;11一勘探线及编号226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31卷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呈岩基状产出,具有较明显的结构演化特征,岩石具中粗粒一中细粒一斑状细粒一细

6、粒结构,空间上多为渐变关系,界线不清晰,分布也不均匀。矿物成分主要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和少量的暗色矿物。钾长石:半自形一他形晶,呈宽板状、不规则状,多具泥化,含量45~55。斜长石:半自形一他形晶,呈板状、板柱状或不规则状,含量10~25。石英:半自形一他形晶,呈粒状或不规则状,含量25~359,6。黑云母:呈(细)片状,常被绿泥石交代,含量2~5。矿区正长花岗岩受区域断裂影响常呈角砾状构造、碎裂结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等矿物颗粒破碎形成碎屑,有利于钼矿成矿。与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比分

7、析,其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花岗斑岩隐伏一半隐伏于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中。根据钻孔资料及地表揭露显示,花岗斑岩在7线、3~1线及0~18线一带地表呈脉状断续出露,倾向稳定且延伸较长,在7~14线近脉钻孔中及0,4,8,12线东侧钻孔的深部亦有揭露,推测呈北北东向一北北西向岩墙状产出。花岗斑岩:岩石呈肉红色,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斑晶含量5~1O9/6,粒度在0.2~1.5ITlm,石英含量1~4,多被基质熔蚀;钾长石含量2%~3,呈半自形晶,板状,具泥化;斜长石含量1~2%,呈半

8、自形晶,板状,部分被绢云母交代。基质含量9O%~95%,粒度在0.01~O.2mm,呈显微粒状结构,基质主要为长英质。岩石中裂隙内充填有方解石、绢云母、绿泥石、黄铁矿、碳酸盐等矿物。辉钼矿常呈薄膜状分布于岩石裂隙面中。花岗斑岩侵入于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体中,推测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2.2构造区内断裂发育,北北东一北北西向断裂贯穿东矿段,断裂带在矿区南部呈北北东向,往北逐渐转为北北西向,由主断裂及次级断裂组成,带宽150~4O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