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585-2012 泡桐培育技术规程.pdf

DB34∕T 1585-2012 泡桐培育技术规程.pdf

ID:51506678

大小:448.9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25

DB34∕T 1585-2012 泡桐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 1585-2012 泡桐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 1585-2012 泡桐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 1585-2012 泡桐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 1585-2012 泡桐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1585-2012 泡桐培育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40B64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585—2012泡桐培育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fPaulownia文稿版次选择2012-02-23发布2012-03-23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585—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一苏、于光明、吴中能、汪小进、刘俊龙、虞六安、王贵松、陈维、汪家财、季

2、琳琳、杜诚瑾。IDB34/T1585—2012泡桐培育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泡桐苗木标准、苗圃地建立、埋根育苗、苗期管理、造林种或品种选择、造林地类型、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密度、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伐等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平原、丘陵、山区的泡桐栽培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4071-1993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DB34/T1267

3、-2010造林技术规程皖D/LY02-84苗木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泡桐Paulownia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属,属于亚热带、暖温带树种。3.2种或品种breedorvariety生物在形态和生态上具有不同特点分类的基本单位。3.3立地类型sitetype立地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根据生态环境的差别所划分出的不同独立地块。在造林和育林工作中,用来作为林地分类的重要依据。3.4苗龄seedlingage即苗木的年龄。苗木从开始到停止生长的一个自然年生长周期。1DB34/T1585—2012

4、——苗龄1-0表示1年生苗。——苗龄1(2)-0表示1年干2年根的苗木。3.5地径stembase为距离地面高1cm~2cm处的树(苗)干直径。3.6胸径diameteratbreastheight指距离地面130cm处的树(苗)干直径。3.7平茬法stubblemethod对较小苗木或主干矮小、弯曲的弱势苗木齐地截去地面部分的林木培育方法。3.8剪梢抹芽法sheartreetopandwipebudmethod将对生芽同上部枯梢一起剪掉的方法。3.9平头法flatmethod在分枝处或主干弯曲的下部,锯掉整个树冠的方法。3.10目伤法a

5、rtificialhurtmethod有目的的通过对树木所进行的人为伤害促进主干生长的方法。3.11假二杈分枝smallandweakbranch泡桐顶端侧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一强一弱的情况,强者沿着主干向上生长,形成通直的主干,弱者偏在主干一侧,形成侧枝的现象。4苗木培育技术4.1苗木标准营造林,必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Ⅰ、Ⅱ级苗造林。(见表1)2DB34/T1585—2012表1泡桐壮苗标准苗木等级地径(cm)苗高(m)地径(cm)苗高(m)Ⅰ级≥4.0≥3.0≥4.5≥4.0Ⅱ级2.5~4.02.5~3.03.0~4.52.0~4.

6、0Ⅲ级≤2.5≤2.5≤3.0≤2.0适生范围2、3、4、5类区1类区注1:Ⅰ、Ⅱ级苗具备节间短,颜色深,尖削度小、苗干充实,根系完整,无病害及机械损伤等。注2:适生范围1类区指淮北平原;2、3、4、5类区为江淮、沿江、大别山区、皖南山区。4.2苗圃建立4.2.1圃地选择苗圃应设在交通方便,劳力充足,有水源电源的地方。选择地势平坦,排灌畅通,土壤疏松(砂壤~壤土)、深厚(有效土层0.5m以上)、湿润、肥沃,地下水位1.5m以下。4.2.2整地冬季土壤封冻前应进行全垦,深度40cm~50cm,翻后不耕,建好排灌系统;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

7、浅耕细耙,平整土地。4.2.3施肥与土壤消毒4.2.3.1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肥力中等土壤,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00kg~1000kg或腐熟的饼肥50kg~100kg,磷肥或复合肥40kg~50kg。4.2.3.2土壤消毒预防地下害虫发生,可撒施地霸-毒辛或毒死蜱杀虫剂。与施基肥、整地结合进行。4.2.4作床、作垄4.2.4.1作床淮河以南采取高床,淮河以北为平床或高床。作床前,应清除草根、石块,平整土地。苗床宽1.2m~3.6m,步道宽30cm~40cm,步道深20cm~30cm。4.2.4.2作垄垄状育苗,按东北行向,作底

8、宽60cm~70cm,面宽30cm~40cm,高20cm~30cm土垄。一般垄状育苗比床式育苗好,苗木出土早,生长快。4.3埋根育苗4.3.1种根采集选取1~2年生苗木出土后的剩余根,一株苗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