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西段新生代弧形构造带演化历史及成藏过程.pdf

柴北缘西段新生代弧形构造带演化历史及成藏过程.pdf

ID:51501411

大小:1.91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5

柴北缘西段新生代弧形构造带演化历史及成藏过程.pdf_第1页
柴北缘西段新生代弧形构造带演化历史及成藏过程.pdf_第2页
柴北缘西段新生代弧形构造带演化历史及成藏过程.pdf_第3页
柴北缘西段新生代弧形构造带演化历史及成藏过程.pdf_第4页
柴北缘西段新生代弧形构造带演化历史及成藏过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柴北缘西段新生代弧形构造带演化历史及成藏过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2卷第2期地质与勘探VO1.52NO.22016年3月GE0L0GYANDEXPL0RATIONMarch.20l6柴北缘西段新生代弧形构造带演化历史及成藏过程马新民,刘池阳,罗金海,陈大友,张建魁(1.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I730020;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69)[摘要]本文在钻井和二、三维地震数据精细解释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柴北缘西段晚新生代弧形构造带演化历史和油气成藏过程。认为柴北缘西段是由

2、一系列沿造山带前缘展布的弧形逆冲断裂和褶皱组成的弧形构造带。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具有自山前向盆内扩展,东西两侧向中间传播的特点.油气运聚与构造演化过程紧密耦合。各弧形构造带两侧形成时间早,生储盖配置好,且具有古构造背景,是油气运聚的长期指向,应是下一步优先勘探目标。[关键词]弧形构造带构造演化油气成藏柴达木盆地[中图分类号]P618.13O.2+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5—533l(2016)02—0316—11MaXin-min,LiuChi-yang,LuoJin-hai,ChenDa-you,ZhangJ

3、ian-kui.EvolutionhistoryandhydrocarbonaccumulationprocessofLateCenozoicarcuatetectoniczoneinthewestsectionofthenorthernmarginofQaidamBasin[J].GeologyandExploration,2016。52(2):0316—0326弧形构造是造山带尤其是板内碰撞造山带的普北缘西段反“s”型构造带的形成与阿尔金断裂走滑遍特征,其形成演化与油气运聚有着密切的关系作用的局限性和南北向主应力作用的广

4、泛性是密不(Hombergeta1.,1999;Afoltereta1.,2004;Weilet可分的(杨超等,2013)。这些认识的提出是柴北缘a1.,2004;王少昌等,2005;李岩峰等,2007)。柴达西段构造变形机制研究的重大突破,摆脱了长期以木盆地北缘西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阿尔金山和来将柴北缘西段构造变形单纯归结于新生代晚期阿祁连山交接部位(图1),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新尔金挤压一走滑作用的传统认识,但仍然忽略了南生代汇聚碰撞远程效应作用区(汤济广,2007;关平北向基底大断裂对盆地的分割作用,也没有注意到等,

5、2013)。现今构造组合(褶皱+断裂)呈弧形,关弧形构造带两侧断裂旋转方向相反以及中间地带于形成机制,大部分学者认为其是阿尔金断裂新生(如冷湖七号、南八仙)正断层广泛发育的地质现代晚期左行走滑运动的侧向响应(郑平太等,1983;象。本文以野外露头、钻井,二、i维地震精细解释吴光大等,2007;陈迎宾等,2010),过于强调阿尔金为基础,通过构造演化史分析,提出柴北缘西段为弧断裂走滑作用的影响,忽略了盆地晚新生代以来在形构造带,并对其构造演化历史和油气成藏过程进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汇聚碰撞作用下SW—NE向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强烈

6、挤压收缩的构造背景。l地质概况近年来,一些学者对阿尔金断裂走滑变形的侧向传递范围提出质疑,砂箱物理模拟显示刚性块体1.1地层特征边界形态是柴北缘反“S”型构造组合形成根本原因柴北缘西段是在前中生界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周建勋等,2006;刘重庆等,2013)。地面地质和地的中新生代沉积区,露头、钻井揭示其基底主体为古球物理资料的综合研究结果得出柴北缘西段是一系生界浅变质岩系,其间镶嵌加里东期和海西期花岗列由南祁连斜向推覆作用形成的右行走滑冲断构造岩(。,)。沉积盖层为中、新生界,自下而上依次(肖安成等,2006),断裂体系的几

7、何学研究认为柴为湖西山组(J.h)、小煤沟组(J)、大煤沟组(J一:[收稿日期]2015—07—26_[修订日期]2016一叭一27l[责任编辑]陈伟军。[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7—006)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项日(2O11E一0301)联合资助。[第一作者]马新民(1980年一),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含油气构造地质学研究。E-mail:xinmin—ma@126.CO//'/。316第2期马新民等:柴北缘西段新生代弧形构造带演化历史及成藏过程d)、采石岭组(JC)、红水沟组(J

8、h)、犬牙沟组成有利的生储组合。新生代以来发育三个大的区域(K,q)、路乐河组(E⋯Z)、下干柴沟组(Eg)、上干不整合面,分别为路乐河组(Ez)底部、下干柴沟柴沟组(ENg)、下油砂山组(N'2y)、上油砂山组组底部(E,g)、上油砂山组底部上油砂山组(Ni6Y)(N)、狮子沟组(Ni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