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 35TCP协议.ppt

网络基础 35TCP协议.ppt

ID:51500300

大小:16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25

网络基础 35TCP协议.ppt_第1页
网络基础 35TCP协议.ppt_第2页
网络基础 35TCP协议.ppt_第3页
网络基础 35TCP协议.ppt_第4页
网络基础 35TCP协议.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基础 35TCP协议.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TCP/IP参考模型1.TCP/IP的体系结构2.TCP协议3.IP协议4.UDP,ARP,ICMP协议5.TCP/IP常用检测工具6.其他协议TCP/IP体系结构TCP/IP由ARPAnet发展而来,无缝连接多个网络是它从一开始就确定的目标。TCP/IP包含了一组网络协议,TCP是传输控制协议,IP是网际协议。TCP/IP参考模型OSI模型TCP/IP协议体系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应用层传输层网际互联层网路接口层硬件telnetFTPHTTPSMTPTIMEDNSSNMPTFTPTCPUDPI

2、PICMPEthernet,Token-Ring,ppp,OtherMedHardware网络接口层:负责将数据报封装成适合在物理层上传输的帧格式并进行传输,或将帧解封,取出数据报交给网际互联层。网际互联层:负责在互联网上传输数据报,在功能上类似于OSI体系中的网络层。传输层:实现端到端的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功能。定义了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应用层:包含了所有的高层协议。TCP/IP协议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建立连接后利用“重传肯定确认”机制来实现。IP协议:实现的

3、是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服务。所有传输的数据都是以IP数据报的形式传输。IP地址:Internet上的主机和每一个接口都必须拥有的唯一的标识。是一个32比特的二进制数(序列)。分A,B,C,D,E五类(A类最高位是0,B类是10,C类是110,D类是1110,E类是11110)。A类地址范围:1.0.0.0-126.255.255.255B类地址范围:128.0.0.0-191.255.255.255C类地址范围:192.0.0.0-223.255.255.255D类地址范围:224.0.0.0-239.255.25

4、5.255E类地址范围:240.0.0.0-247.255.255.255IP地址二进制格式3123157110111101110ABCDE0网络标识(7bit)主机标识(24bit)10主机标识(16bit)网络标识(14bit)网络标识(21bit)主机标识(8bit)多点播送地址(28bit)保留(尚未定义)子网掩码:主要用于告知网络设备IP地址的哪部分是网络标识哪部分是主机标识。(子网掩码与IP地址进行与运算)A类地址的标准掩码是:255.0.0.0B类地址的标准掩码是:255.255.0.0C类地址的标准

5、掩码是:255.255.255.0例如:地址为166.111.137.218,如果子网掩码为255.255.0.0,这表示166.111.0.0网络中0.0.137.218号的主机;如果子网掩码为255.255.254.0,则表示166.111.136.0网络中0.0.1.218号的主机。IP路由选择:1、搜索路由表中目的地址域与数据报的目的地址完全相同(网络,主机标识)的入口,如果找到,则将数据报发送给路由表地址域中指定的地址。2、如果1不成功,则搜索路由表中目的地址与数据报的目的网络地址相同的入口,如果找到就将

6、数据报发送给指定的地址。3、如果2不成功,则搜索路由表面目的地址域为default的入口,如果找到就将数据报发送给指定的路由器,如果3人不成功则说明数据报不可投递返回“网络不可到达”的错误信息IPv6:我们当前使用的IP地址是IPv4,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IPv4面临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IP地址空间不能满足Internet用户飞速增长的需求,其次语音图像的传输要求时延更低,某些应用需要更加安全的通信等等。新的IP地址应当提供一种机制,能为特定应用预留资源,并提供比现在的IP更加优良的安全性能。IPv6保留了IPv

7、4中的许多成功的特点,舍弃了IPv4中的一些不适合应用的部分。IPv6将原来32bit地址空间增大到128bit,支持更多的可寻址节点,更简单的远程用户地址自动配置。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面向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通常用在不要求可靠传输的场合,省去了每次建立连接和拆除连接的额外开销。ARP协议:将网络层的IP地址解析为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广域网用具有层次体系的IP协议来通信,而在局域网中则通过MAC地址来辨别主机)。RARP协议:反向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工作站模型动态获取IP。ICMP协议:忘记消息控制协议,用

8、于在TCP/IP网络中发送出错和控制消息。TCP/IP常用检测工具Ping命令:专门用于TCP/IP的测试工具,用于查看网络上的主机是否在工作。一般格式:ping网址(IP)/参数Ipconfig/winipcfg:可以查看和修改网络中的TCP/IP协议有关的配置。Netstat:与之前两个类似的网络工具。Nbtstat:查看当前基于netBIOS的TCP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