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如何能预测你结婚时间.docx

八字如何能预测你结婚时间.docx

ID:51497245

大小:15.0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5

八字如何能预测你结婚时间.docx_第1页
八字如何能预测你结婚时间.docx_第2页
八字如何能预测你结婚时间.docx_第3页
八字如何能预测你结婚时间.docx_第4页
八字如何能预测你结婚时间.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字如何能预测你结婚时间.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八字如何能预测你结婚时间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许多人特别是女性十分关心自己的情况,是一项论命的重要内容,讨论如何看结婚年龄,需要指出的是,从命中看一个人的结婚时间不是绝对的,因为时代、地域和风俗的差别,同样一个命生在农村和生在城市结婚年龄可能不一样,命理学只提示某个命可能结婚的机会,在这种机会面前,有的人结婚了,有的人仅仅是谈了对象,还有的人则同居一块,未必要结婚,所以看婚姻一定要结合他们生活地域和风俗。   另外要参考的就是配偶星在八字中的位置,一般而言,年月出现配偶星者,相对要早婚,日时出现配偶星者,相对要晚婚,女命年月伤官食神旺者,可以断为晚婚;男命年月比劫旺者,也是晚婚的标志。看结

2、婚时间要结合两个方面,一看配偶星,男命看财星,女命看官星或杀星;二看配偶宫,配偶宫在日支,两者要参合起来看。多数是以3合、6合、5合看婚期,还有以冲刑看婚期。3合者:亥卯未,申子辰之类,6合者:子丑合,寅亥合之类,5合者:甲己合,乙庚合之类。结婚为男女生情,交合结亲,故多应合。  这里重点讲述:合的婚期看法,这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   1.配偶星地支合入配偶宫中为婚期:   此分为两种情况:    ①配偶星逢太岁地支合入配偶宫中;    ②八字或大运原有配偶星地支本与配偶宫半合局,再逢流年太岁与之构成三合局,则亦成。    例:   坤造:乙壬壬戊   巳午子申   年上伤官,应晚婚,伤官衰

3、弱,生财星巳午,巳午中俱含官杀,故婚不会晚,戊辰年她24岁(文中所用岁数俱为虚岁),辰为七杀为夫星,与八字构成申子辰三合局,合入夫宫,故该年结婚。她找了个外地的并远嫁,这一点也可从八字中看出。    例:   乾造:乙己乙丙   巳卯酉子    此造月令比肩,年干透出,应该晚婚,然财星出现在月干,且年支巳中含正财,故婚姻也不会太晚。戊辰年24岁,正财辰土合入妻宫,该年结婚。当然月令冲妻宫,也应在妻宫逢合流年结婚。至于此命为何后来又离异?在此不论述。    按理,此造还可判断成乙丑年21岁结婚,因巳酉丑三合局将妻星合入妻宫。有三个因素可以否定这种看法:首先此人生活在一城市,一般不会过早结婚;其

4、二,他月令比肩,月干财星受克,不应早婚;其三就是戊辰年结婚的信息最强烈,就排除了前边结婚的可能。     2.配偶星逢天干五合为婚期:    此又分为两种情况:    ①配偶星逢太岁天干合入日主或他干;    ②八字或大运原有配偶星天干,逢太岁天干与其配偶星相合。    注意:配偶星逢天干五合,一定上要观察配偶星是否有根得旺,若无根虚浮,逢合必化为他物,不能定为结婚的应期。   天干五合分几种情形,有合留、合绊、合动、合化、合去之分别,结婚取合留、合动之意。几种合的区别,在此不细述。    例:   乾造:甲甲壬庚    辰戌寅戌   此造丁卯年24岁结婚,财星丁火合入日主之故,丁壬天干合。

5、    例:    坤造:丁癸甲丙   酉丑辰戌    此造年支正官,盖头伤官无力,应早婚。再看大运流年,18岁行卯运,羊刃冲官且穿害夫位,该运成婚的可能性小,看流年逢: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木火太旺,生助时上食神之用神,为求学阶段,也不会结婚,结婚当推23岁后丙辰运中,流年见己未、庚申、辛酉,可能结婚的流年定在庚申、辛酉两年,本来庚申年申子辰合局,夫星合入夫位,为结婚应期,但八字有丙火,大运又见丙,直克庚金,说明庚申年结婚会有阻力,到辛酉年,丙辛合,辰酉合,夫星临太岁合入命中,且地支夫星合入夫位,没有了任何阻力,应在此年结婚。实际庚申年订婚,辛酉年结婚,此命后来因婚姻不好离异,信息

6、有显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